冲击碾压和强夯处理黄土填方地基效果的对比分析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my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相同的压实度控制标准下,对比分析了采用强夯法和冲击碾压法对黄土填方地基进行处理的压实效果。通过现场取样和室内试验测得两种压实工艺处理后回填黄土的压实特性,获得了两种压实工艺下的压实度随深度的分布曲线;通过深部土体沉降监测,得到两种压实工艺处理黄土填方地基的沉降结果,并获得两种压实工艺处理地基在不同填土厚度作用下的沉降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对比两者的压实特性和沉降结果发现,采用冲击碾压工艺处理黄土填方地基的压实效果更佳,压实度沿深度分布均匀,工后沉降速率小于采用强夯工艺处理的黄土填方地基,能够大幅度减小后期固结沉降。在大面积、大厚度黄土填方地基处理工程中,应采用分层检测的方式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其他文献
选取合适的分布形式对入库径流预报误差分布规律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水电站水库群短期发电调度风险估计工作,对于提高水电站水库群短期发电调度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
挤密砂桩工法所形成的复合地基具有减小沉降、提高承载力及增大稳定性等作用,因而使得在软土地基上建造海底沉管隧道成为可能.以韩国釜山—巨济跨海通道沉管隧道基础工程、港
  公路隧道作为线性构筑物,所穿越的岩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千变万化,非常复杂。当隧道所处地段岩土体特殊、浅埋、自稳性差的软弱破碎地层、严重偏压等,隧道开挖后围岩的
  强夯法和堆载预压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目前单一使用一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局限性,验证了使用强夯挤密法(强夯法和堆载预压法的综合方法)对地基处理中各项指
会议
河川径流作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对人类调控利用水资源起着重要作用。锡林河是我国北方寒旱区草原最典型的内陆河之一,其水资源情况会直接关系到整个河流流域内的草地生态建设
本论文以海洋高等沉水植物大叶藻为研究对象,对它的显微及超微结构和组织培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得到如下结果。 1.大叶藻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1)石蜡切片解剖学观察显示,大叶
土壤水分入渗是指在灌溉或者降雨的条件下,水分经过地表渗入土壤并储存在土壤中,形成土壤水的过程,土壤水分入渗的过程实质上是将地表水转化成土壤水供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的过
重力坝作为我国水利枢纽建设的主要坝型之一,其坝基的抗滑稳定安全性一直是工程设计最关键和最受关注的问题。实际工程中坝址具有良好地质条件的情况较少,大多数重力坝都会遇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安哥拉南部威拉高原,地层浅层普遍分布有一层花岗岩残积土,该层土具有遇水软化和湿陷的不良工程特性。工程建设前,需对该特殊土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