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质痤疮人群防治的针刺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98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体质分型入手,将痤疮人群分为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血瘀质,按不同体质分类,用针刺的方法进行辨证治疗。湿热质人群多以颜面黑头或白头粉刺居多,伴红色丘疹,或觉痒痛,皮肤油腻,间有结节,或伴口臭,便秘溺赤,苔黄腻,脉滑数,或见脓疱囊肿,病情缠绵,皮疹此起彼伏等肺热、脾胃湿热为主;痰湿型多见于男性皮肤粗糙,颜面及下颌部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消,渐成黄豆或蚕豆大小肿物,肿硬疼痛或按之如囊,日久融合,凹凸不平,或部分消退而遗留瘢痕;舌质淡,苔滑腻,脉濡或滑。气郁质常和血瘀质并见,面色晦暗,毛孔粗重,颜面等部位皮疹经年不消,久治难愈,色红或暗,红肿坚实;多伴有月经不调,经行血块,经行腹痛,经期皮疹加重;舌质暗红,或见瘀斑瘀点,脉沉细涩。根据体质辨证选穴针灸治疗收到满意疗效。
其他文献
“气机”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内经》以“气”命名的篇章多达19篇,对“气”字按不同计算方法统计出的数据为334、2948、2997个。“气”字是《内经》中实词出现频率最高的
《刘涓子鬼遗方》,又称《神仙遗论》、《痈疽方》,简称《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外科学专著。该书收录和总结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外科学的主要成就,其中对痈疽的辨证论治,尤为
《千金方》是由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写而成的,该书系统地汇集了唐代以前医学方书的精华,是中国医药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介绍了《千金方》的体系划分,探讨了黑水城出土的三件残
《黄帝内经》的各个篇章陆续形成于战国和秦汉之际,这个时期也是方士之学大行其道之时。当时的医学是不可能与方士之学没有关系。本文从方术即“数术”和“方技”对《内经》的
在居室内恰到好处地摆设几盆生机盎然的盆栽,会给居室增添几分情趣。如果将几种风格不同的植物,有机地配栽在一起,形成组合盆栽,再配上别致的容器及一些小饰品,将更使人感到
作为中医广阔的知识领域中的新兴学科,体质学思想的形成源于王琦教授广博深厚的知识架构与功底,以及对交叉学科、边缘知识的敏锐洞察。展现其对人们健康理念与生活方式,以及对未
朝医体质学说是体质分类的指导思想,体质分类是朝医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内容。朝医学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及“东医药”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防病治病的实践经验以“天、人、世
涌泉,为肾经第一要穴,与人体之肾气有着重要的关联,笔者临床观察涌泉穴局部皮肤之寒、温变化,可以检测人体肾阴、肾阳之盛衰。"男子向老、下元先亏",年老者多见阳虚,阳虚质者
目的:观察热敏灸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45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热敏灸疗法治疗,疗程结束后根据目视模拟计量表减分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1.11%。
当北京音乐广播《中国歌曲排行榜》的主持人刘菁送走了最后一位直播嘉宾张树荣,重新坐在话筒前准备继续主持当天的节目,她依然感到有些难以从刚才激动的心情中平复下来,在刚刚结束的长达12个小时的“因为爱北京音乐广播18岁台庆日——飞扬的青春”中经历的那场奇妙的时空之旅、怀旧之旅、重返青春之旅,随便你怎么称呼它都可以,它在这一天所带给电波两端的人,包括每一位主持人和听众的心灵的撼动都是无与伦比。  每年的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