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peng1986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热敏灸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45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热敏灸疗法治疗,疗程结束后根据目视模拟计量表减分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1.11%。结论:热敏灸疗法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金匮要略》系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元代至元六年(1340)邓珍《新编金匮方论》为现存最早刊本。近年发现明代洪武二十八年(1395)吴迁抄本,其本源自北宋绍圣年间
张子和的代表著作是《儒门事亲》,其学术思想体现在《儒门事亲》之中。要想正确把握医家的学术成就,我们就需要深入研读其学术著作。张氏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难经》
会议
“气机”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内经》以“气”命名的篇章多达19篇,对“气”字按不同计算方法统计出的数据为334、2948、2997个。“气”字是《内经》中实词出现频率最高的
《刘涓子鬼遗方》,又称《神仙遗论》、《痈疽方》,简称《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外科学专著。该书收录和总结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外科学的主要成就,其中对痈疽的辨证论治,尤为
《千金方》是由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写而成的,该书系统地汇集了唐代以前医学方书的精华,是中国医药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介绍了《千金方》的体系划分,探讨了黑水城出土的三件残
《黄帝内经》的各个篇章陆续形成于战国和秦汉之际,这个时期也是方士之学大行其道之时。当时的医学是不可能与方士之学没有关系。本文从方术即“数术”和“方技”对《内经》的
在居室内恰到好处地摆设几盆生机盎然的盆栽,会给居室增添几分情趣。如果将几种风格不同的植物,有机地配栽在一起,形成组合盆栽,再配上别致的容器及一些小饰品,将更使人感到
作为中医广阔的知识领域中的新兴学科,体质学思想的形成源于王琦教授广博深厚的知识架构与功底,以及对交叉学科、边缘知识的敏锐洞察。展现其对人们健康理念与生活方式,以及对未
朝医体质学说是体质分类的指导思想,体质分类是朝医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内容。朝医学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及“东医药”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防病治病的实践经验以“天、人、世
涌泉,为肾经第一要穴,与人体之肾气有着重要的关联,笔者临床观察涌泉穴局部皮肤之寒、温变化,可以检测人体肾阴、肾阳之盛衰。"男子向老、下元先亏",年老者多见阳虚,阳虚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