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葡萄孢不同菌株对番茄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3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侵染引起的番茄灰霉病是当前番茄生产上重要病害,尤以设施栽培条件下发生较重,一般引起产量损失20%~30%。灰葡萄孢的寄主很广,已经报道过的寄主至少有235种,能为害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和观赏植物。随着高效农业的发展,温室中蔬菜、花卉、果树轮作、间作日渐频繁,使得同种作物间、不同种作物间交互感染成为可能。为了明确来自其他寄主植物的灰葡萄孢菌株能否侵染番茄,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对番茄的致病力是否存在差异,从而为生产上包括番茄灰霉病在内的灰葡萄孢所致植物灰霉病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作者对不同寄主来源的灰霉菌株对番茄的致病力及其分化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通过接种CO39近等基因系水稻品种,筛选本实验室稻瘟病菌菌株FJ95054B T-DNA插入突变体库,获得3个致病性变异稳定的突变体2t-2 T940024501、T940084501、T940086504,运用TAIL-
虫草是真菌寄生在昆虫体内之后形成的复合体,许多种虫草菌有重要的药用以及生物防治价值,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介绍了虫草属的种类资源、研究历史以及微生物防治用途,并展望
由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主办的全国第六次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将于 2 0 0 2年 6月 2 6~2 9日在浙江宁波市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 2 1 9篇 ,经专家评审组采用双
球孢白僵菌不同剂型在玉米田间施菌后,对其进行田间种群密度动态调查,以燕麦片培养基为选择性培养基,对田间玉米叶片、空气、土壤中白僵菌种群数量进行动态跟踪,发现施菌后不
观赏海棠上大量产生轮纹状、马鞍形的瘤状突起,严重影响树势甚至引起枝干死亡。经显微切片对其病原形态进行观察,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测定了其部分生物学特
柴胡根腐病是柴胡产区的一类主要病害。对柴胡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培养特性以及致病性特征,柴胡根腐病的致病菌为镰刀菌。
梅树炭疽病是梅树上的主要病害,在武汉地区,从4~10月份都有发生。从梅雨季节开始炭疽病开始大流行。2006~2007年8月调查,武汉地区的梅树炭疽病发病率高达97%以上。笔者从东湖梅
从山东省姜产区的姜叶上分离得到引起姜叶斑病的病原菌,并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以及rDNA-ITS序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落在PDA培养基上初呈白色,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杀草悬乳剂中杀草敏含量进行快速分析。[方法]使用配备了瑞典Kromasil 100-5-C18不锈钢色谱柱的日本岛津10-A VP Plus高效液相色谱仪,利用高
采用双线性对原理,提出无需随机预言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基于身份门限的解密方案,解决了当前基于身份门限解密方案需要依赖随机预言模型,才能证明其安全性或其安全性归约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