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水力压裂近井电磁监测技术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会议——全域地球物理探测与智能感知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2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页岩水力压裂过程中需要将大量的水压入地下,当压裂液压入地层时,由于其通常添加有微量元素和盐类,故与周围地层形成了较大电导率异常。电磁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探测技术之一,在监测页岩开发中压裂液随时间的变化、反排和滞留等信息能给予极大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当场区存在钢套管时,压裂液异常也会被放大。传统的地面电磁探测技术采用长偏移距激励监测系统,即在地面沿着水平钢套管方向一段距离处进行发射,在压裂液所在区域正上方布设接收装置。这种监测装置在发射接收和压裂液之间提供了最直观的耦合,然而由于压裂液的尺度小且埋藏深,仪器的探测精度往往有限,压裂液的变化并不明显。本文提出的新监测系统在井口附近进行发射,并在井口附近区域布设大量的节点式电场采集装置,接收水平井段压裂液注入、流动等变化而引发的电场两个分量的变化。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在低频激发(1Hz)下,近井激发装置下接收的电场数据的异常振幅随着压裂进行变得越来越大。不同频率下,井口周围地表电场时移差分数据(不同压裂段前后)相较于长偏移距方法接收到的数据幅值和相对变化都更高,并且这种对比在压裂末期尤其显著。此监测设计利用了钢套管和周围地层在尺度和电性质上的差异,证明了钢套管对电场监测数据不可忽视的影响。此研究结果对设计可控源电磁勘探具有指导意义,从而能实现更有效的压裂监测活动,解析出更多水平井段压裂面上压裂分布的有效信息。
其他文献
目前渤海海域新近系河流相油田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识别并预测储层界线并精细表征砂体内部结构,是老油田挖潜的关键问题。然而,由于沉积作用、成岩改造及构造运动等因素,在砂体储层内部形成各种小于地震调谐厚度却严重影响流体流通性储层界线的有效识别。本文从计算机视觉的角度出发,认为河流相砂体内部结构的边界可以对应为噪声图像中的边缘检测问题。因此在海上油田井点较少的前提下,利用地震属性,并结合计算机视觉算子,能
会议
地震地层解释是油气储层表征的重要步骤之一,其识别精度及效率往往依赖于计算机的运算效率、解释软件的开发以及地震解释人员的经验.为了提高地层解译的准确性和效率,发挥基于数据驱动深度学习方法的优势,本文采用U形全卷积神经网络(U-net)进行地震地层自动识别,在少量标签数据集为研究基础的前提下,以地震振幅反射特征为出发点,采用监督学习方式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然后将地震地层识别转化为语义分割问题,从像素级
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需要对井眼附近地层电导率进行测量,也需要满足对井眼附近异常体进行远探测的需求。随钻超深前视电阻率测井通常采用低频长源距电磁探测手段,由多个频率与源距进行组合,来获得较大的探测范围。通过对仪器测井响应的正演数值模拟,进行仪器响应特征先导研究对仪器研制和资料处理解释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二次场耦合势有限体积法研究建立了随钻超深前视电阻率仪器三维响应模拟。首先将三维各向异性地层
航空电磁探测方法受地质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航空电磁探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地下水以及金属矿藏的勘探,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航空电磁响应受到地形影响较大,忽略地形影响会对航空电磁数据解释造成误差。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化网格的耦合势有限体积法模拟带地形的频率域航空电磁响应。由于对Maxwell方程进行直接求解会出现解不稳定的问题,我们使用电场Helmholtz方程进行问
会议
传统反馈式地震传感器在设计阶段结束后,反馈网络将被静态地固化于传感器内部,当老化、工作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导致参数漂移时,传统的反馈式地震传感器无法动态适应以维持其额定性能指标;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地震检波器均需要重新设计反馈网络,造成了较高的研发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支持动态反馈网络的反馈式地震仪器架构,该架构配合本文提出的动态反馈网络生成算法,能够在工作环境变化时现场动态调整
大规模重力异常正演计算的速度决定了反演的可行性,也是高效构建足量、多样深度学习样本数据集的基础。现有的重力异常正演计算方法多采用等距网格线将模型剖分成若干个长方体单元,然后计算每个长方体单元对观测点的重力异常,再将所有长方体的重力异常求和,即为整个模型空间对观测点的异常。实际应用中,如基于网格点几何格架函数的空间域快速正演方法,对128 128 * 20个长方体模型的正演计算能够实现,当长方体模型
本文基于Fourier级数展开法,开发了一种近似算法来计算双轴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电磁并矢格林函数用于模拟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首先,在选择一个水平方向为矩形垂直方向无限大的区域作为计算区域,其中电磁场可以用二维Fourier级数展开。我们进一步求解得到Fourier系数。最后,使用傅立叶级数的部分和来逼近这个无穷项级数。由于这种方法避免了在无限波数域中的数值积分,因此比其他基于积分变换的方法更易于实现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东侧的大凉山断裂带作为大凉山次级块体西侧与东侧边界,具有发生大地震活动构造背景,该区存在不同的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是地震危险性研究的重要区域.本研究采用了该区布设的24台宽频带地震仪,分析了2013-2019年的小震波形资料,获得了研究区区域各向异性特征.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附近的台站数据整体表现出NW-SE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安宁河断裂带的北、中、南段分别表现出NW-SE、
随着2020年3月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成功,对这种新能源的商业化利用已经日益迫近,但是目前还存在着对相应水合物储层品位精细刻画和资源精准评估的问题,而弄清这种海底水合物沉积土的原位力学性质和电学特征是海洋水合物地质-工程-环境一体化开发的首要步骤。使用我们自有的一套水合物力-电物性联合实验平台,首先开展含水合物试样的固结和蠕变实验,测试了20%~50%范围水合物含量的沉积物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