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在孕前检查或诊断不孕不育夫妇的病因时通常会检测精液参数,包括精子浓度、活力、前向运动、形态等。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各个国家的大量回顾性研究,为这些精液参数提供了正常参考数值,临床上以此为标准来判断男性的生育力。可事实上用精液参数来预测男性生育力的结果并不准确,因此有必要寻找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或者新的方法来弥补这一缺陷。以往的研究表明,cAMP激活的氯离子通道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在精子中表达,定位于精子头部的赤道板区域。CFTR与精子质量、精子获能以及男性生育力相关,因此我们在此探讨精子CFTR是否有预测健康夫妇生育力的价值。我们招募了135对进行孕前检查且结果正常的夫妇,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夫妇中男性精子参数全部符合WHO的参考标准,也就是说按照正常情况这些男性全部被认为是"可育"的。我们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三年多的随访。根据三年内女方是否怀孕将这135对夫妇分为两组,即怀孕组(86对夫妇)和未怀孕组(49对夫妇),比较两组男性精子CFTR表达量,结果二者的精子CFTR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46.35±2.32%vs. 38.68±2.71%,P=0.036)。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判断CFTR是否能够用来预测健康夫妇的生育力,结果提示CFTR判断健康夫妇生育力的阈值为43.75%(P=0.024)。我们进一步将这135对夫妇分为CFTR>43.75%组和CFTR≤43.75%组,分析它们的累积怀孕率(CPR),三年中CFTR>43.75%组累积怀孕率为80.6%,而CFTR≤43.75%组的累积怀孕率为49.3%。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FTR>43.75%组和CFTR≤43.75%组的怀孕等待时间(TTP),发现CFTR>43.75%组的怀孕等待时间为16.46±2.42个月经周期,而CFTR≤43.75%组的怀孕等待时间为26.79±2.35个月经周期,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因此精子CFTR的表达率在常规精液方法判断男性可育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优化预测结果,在临床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