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养猪快大技术

来源 :福建省第四届猪病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疫病学分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z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养猪才快大,无病或少病,经济效益显著?这是千千万万农户养猪户的追求,希望通过大家把科学养猪的技术向广大农户传授。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学到养猪新技术,更重要的是解放了思想,想信了科学技术,懂得了投入畜产业的道理,敢于,也舍得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来养猪。如选养高质量的猪苗,喂高效、质量好的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定期给猪打预防针、驱虫、洗刷、消毒。猪舍、猪身经常保持清洁卫生、舒适,冬天不寒冷,夏天不炎热,要做到这些,当然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成本),但产出(得到的回报)往往大大超过投入。本文提出选养杂交猪;彻底抛弃旧的方法,实行新的养猪方法;应用饲料添加剂,按标准配制饲料;做好防病灭病工作;定期驱虫。
其他文献
猪瘟的免疫己经非常普及了,几乎所有的猪场都很清楚猪瘟是一定要免疫的传染病,但是,近年来猪瘟在生产中还是一个常发传染病,表现比较温和、临床不够典型,但是,自2006年爆发高致病性蓝耳病以来,猪瘟在某些场的发生变得比较来势汹涌,二者混合感染造成全群毁灭的例子并不鲜见。2010年4月9日下午,厦门某存栏母猪140头的规模化猪场,送了12头断奶(20日龄)的病猪,6份经产母猪的血清到龙岩学院动物研究所求诊
本文就当前猪场发生的五大疫病,即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感染及猪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控措施加以概述,以供参考。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烧和脑脊髓炎。病猪年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差异,仔猪出现发热、神经症状,死亡率极高: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发生流产。而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断奶仔猪多发的急性肠毒血症。剖检特征病变是胃壁和肠系膜呈胶陈样水肿。现对一起规模养猪场发生仔猪伪狂犬病与水肿病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与防治措施进行
猪瘟是危害养猪生产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由于动物防疫工作的不断加强,猪瘟在大范围内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非典型性猪瘟在一定区域内仍有发生,造成生猪死亡或生长发育受阻等,给养猪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养猪高潮的兴起,我国经过了长足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世界养猪大国,但这也同时使得我国猪病的流行日渐突出,经济损失巨大,其中以繁殖障碍疾病引起的经济损失尤其严重。母猪繁殖障碍疾病主要以母猪出现不发情、不怀孕、流产、死产、产死胎、胎儿木乃伊化和产后无乳等为临床症状,其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是养猪业的主要威胁,其危害和重要性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表现与发病
猪毛首线虫病,又称猪鞭虫病,是由猪毛首线虫寄生在猪的盲肠、结肠内导致猪拉稀的一种寄生虫病。猪毛首线虫的虫体前部呈毛状故称为毛首线虫,又因整个虫体外形很像放的鞭子,故又有鞭虫之称。因本虫主要寄生在猪的盲肠、结肠,对仔猪危害严重,主要引起顽固性腹泻、消瘦、贫血、甚致死亡。本文就猪毛首线虫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与治疗进行了简述。指出从治疗效果看,内服阿苯哒唑效果好,但用阿维菌素,伊维
猪瘟(HC),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The Family Flaviviridae)瘟病毒属(The GenusPestivirus)成员之一的猪瘟病毒(HCV或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2009年11月,福安某规模养猪场出现了以保育猪拉稀,进行性消瘦,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病情,造成了大量小猪死亡。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
如何正视猪蹄疾患及与之相关联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案予以彻底解决,是养猪业界不能再回避的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猪蹄疾患的表现及猪蹄疾患造成的损失,分析了猪蹄疾患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为了监测现有的防疫控制体系下我省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情况,本调查应用IDEXX CSF-AbELISA试剂盒对2009年2-12月送检的全省122个规模化猪场的4297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经产母猪猪瘟抗体平均合格率为52.7%,后备母猪猪瘟抗体平均合格率为53.6%,变异系数均高于25%,猪瘟抗体水平不整齐。
恩诺沙星是动物专用的杀菌性广谱高效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抗菌作用独特,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阻断DNA复制而发挥快速杀菌作用,其作用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血药浓度大于8倍最小抑菌浓度(MIC)时,可发挥最佳疗效。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布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丹毒杆菌、变形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败血波氏杆菌、金葡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有良好的作用,特别是对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