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图书--基于教材编辑的思考

来源 :当代精品力作编辑出版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u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成为决策层共识,并在政府报告中第一次被正式提出,上升为一种国家精神诉求,让人耳目一新,体现了国家现阶段对于“工匠精神”的迫切需求,值得所有生产者高度重视.出版是一项文化产业,出版精品图书是每个编辑的毕生追求.笔者通过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并结合自身十几年的编辑工作,谈一下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践行工匠精神,打造出传之久远的精品图书.
其他文献
在笔者看来,一本精品力作的诞生离不开“三驾马车”的齐头并进。第一驾马车是作者,赋其灵魂,毋庸置疑,没有司马迁的笔耕不辍,何来《史记》;没有霍金的学识,何来《时间简史》。第二驾马车是编辑,赋其血肉,没有编辑的开发、修正,一本好书也许会成为市场外的“一缕幽魂”,难存于世。第三驾马车是营销,赋其外衣,“酒香也怕巷子深”,内秀于中也需宣传造势,才可木秀于林。本文笔者将以职业教育教材板块为例,重点阐述第二驾
出版物因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而诞生,担负了信息传播、宣传教育等功能.出版物用思想推动社会进步,将文化理念、知识和方法奉献给人类,彰显了社会的价值,意义重大.出版物承载了这样重大的使命,这就需要身处出版业的工作者有责任、有情怀,感觉任重道远、如履薄冰.打造优秀出版物,以服务于社会需求,实现高社会价值,这就是出版人肩负的责任和情怀,也就是我们的初心.然而,面对荆棘丛生的出版市场,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又
质量是一切产品的生命线,作为产品的图书也不例外.作为目前仍是主流的纸质图书来说,它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因此,相较于一般产品质量而言,图书质量又有其特殊性.它不仅有外在质量,还有内在质量,按照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分为四个方面,即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和印制质量.图书质量的这四个方面组成了图书的整体质量,必须全都合格,才算图书质量合格.我社一般图书的质量控制采取全过程
“大力实施精品工程,着力加强优秀作品创作生产”既是国家对文化企业的要求,又是文化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推进图书精品力作的出版就成为出版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出版社精品力作的出版能够加速出版社品牌价值塑造的过程,强化出版社品牌认知度、认同度和忠诚度,有利于出版社品牌价值提高,增强出版社竞争力,从而强化了品牌建设的成效。
新闻出版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舆论阵地、传承中华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使命.因此,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出版单位和出版人员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出好书放在第一位的“三个第一位要求”,开展精品力作的编辑出版工作,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着力打造出版业的精品工程,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15周年.15年来,科普图书的出版从无到有,从形式单一到不断推出精品.特别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讲话: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重要讲话,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国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意义十分
精品力作的创作和传播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和所能产生的重要作用.作为图书出版人,应加强学习、深刻理解、扎实推进、抓紧落实上述精神和决定,将精品力作的出版贯彻到图书出版业务的方方面面中去.但在精品力作的宣传推广与传播方面,相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原生产品,如互联网出版物、手机出版物、游戏出版物等,在推广形式和传播方法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我们不仅“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
本书从经典作品与其价值入手,研究当代经典作品的出版状况,进而思考经典作品如何在当代焕发新活力,从编写方式、内容编辑、表现方式、衍生产品打造四个方面探讨经典作品打造中的创新方式.
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里,那些能让人记起的精品力作,仿佛浪花朵朵,勇立潮头,精美,有力,影响着某一方面的发展.而这样的精品力作离不开精品编辑的把关修改、规范润色、锦上添花.
编辑如何在引导精品出版,以精品出版促质量提升,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这是时代赋予编辑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结合自身编辑工作的实践,谈谈编辑在打造当代精品力作中如何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