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性成人急性乙型肝炎病原学随访研究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_d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分析成人急性乙型肝炎(AHB)病原学特点,探讨急性HBV感染肝损伤及病毒清除的机制.方法 以120例成人AH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病区及门诊随访方法,收集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历次复诊时的系列血清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和HBV基因型,动态观察AHB病原学变化规律.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个样本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结果 就诊时48.33%的患者HBV DNA阳性,平均为9.84×104拷贝/mL,平均12.5 d降到检测限以下.HBVDNA阳性组血ALT中位数为1600 U/L,阴性组为1490 U/L(z=0.678,P=0.498);HBV DNA≤1×104拷贝/mL组血ALT为(2058±123)U/L,>1×104拷贝/mL组为(1393±13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P-0.049).40份HBV DNA阳性标本中,HBV B基因型占52.5%,C基因型占42.5%,B、C混合型占5.0%.初诊时血清HBV标志物呈现8种模式,以HBsAg、HBeAg、抗-HBc、抗-HBc IgM阳性和HBsAg、抗-HBe、抗-HBc、抗-HBe IgM阳性2种模式最多见,分别占38.3%和30.0%.前瞻性动态监测28例AHB患者HBV标志物,HBsAg阴转率为100.0%,平均阴转时间中位数为3周;观察52周抗-HBs累计阳转率为85.7%;HBeAg阴转率为100.0%,其中53.6%的患者就诊时血清HBeAg已转阴,其余患者于发病4周内阴转,在52周的观察期内抗-HBe阳转率为82.1%;血清抗-HBc(总抗体)始终为阳性,39.3%患者抗-HBc IgM在观测期阴转.结论 快速HBV的清除和病毒标志物的血清转换,构成了AHB与慢性乙型肝炎的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肿瘤生长抑制基因人ING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4)体外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抑制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将携带有人ING4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
会议
目的:建立转基因饲养层细胞,观察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作用。 方法:建立转LIF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饲养层细胞及转hLIF基因的腺病毒饲养层细胞,并用RT-PCR法鉴定目的基
会议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抑瘤素M(OSM)基因的人胚肾成纤维细胞(293T细胞),将其作为饲层细胞,研究其对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 方法: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MCS-
会议
以MMPs酶切位点(PLGLWA)为连接臂,采用重组PCR技术获得Vasostatin(V)和TRAIL(T)的融合蛋白质编码序列,将该融合编码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c2中,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了(rhG-CSF)+积极的对症支持的方法对60Coγ射线急性放射病狗的治疗效果,探讨60Coγ射线损伤治疗的救治
会议
国内,2005年1月,SFDA批准了由北京沙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进入Ⅰ期临床试验,但至今没有他们进入后续临床试验的报道。国外,据报道人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肝内CIV免疫组化检测及病理图象定量分析与电镜观察,对肝纤维化诊断意义的研究. 方法:1.对104例慢性乙肝(CHB)患者进行了肝组织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XRF),对楚雄盆地不同地区的恐龙化石和围岩的元素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恐龙化石中的主元素含量的排序均是Ca、C、Si,而围岩中则均为Si
会议
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高掺杂硅衬底上沉积一层金刚石薄膜,然后采用离子注入法在金刚石薄膜中注入不同剂量的从而制备出了Ce3+掺杂金刚石薄膜,研究了其电致发光
由于三角函数系具有正交归一完全性,描写粒子状态的波函数均可以按此基底展开,每个基底都表示自由粒子运动的状态波函数,也就是说波函数是由各个自由粒子运动的状态波函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