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与美国知情权法典化进程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long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述之知情权(Right to Know)指的是狭义的知情权,即公众知悉、获取官方信息的自由与权利.最早明确提出知情权概念的是任美联社社长二十多年的肯特·库珀(KentCooper).美国新闻界的贡献不仅在于率先明确地提出知情权这个概念,而且在捍卫新闻自由的过程中广泛传播了这一理念,并通过著书立说、建立组织,发起轰轰烈烈的知情权运动,推动国会设立“政府信息特别小组委员会”等组织,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公民的知情权.1966年美国颁布《信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后,许多国家纷纷效仿,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知情权法律制度.本文将研究范围限定于二战后美国提出知情权概念,到1966年通过《信息自由法》这段历史时期,研究重点有两个,一为从观念到立法的过程,二为新闻界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其他文献
《南方周末》作为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和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在国内诸多媒体中处于强势地位,它的调查性报道更是脱颖而出,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2009年《南方周末》的调查性报道为研究样本,对其报道所涉及的领域,报道特点做简要地分析。
在媒介市场化发展的当下,新闻杂志面对激烈的竞争,往往将深度报道作为自己安生立命的看家宝,杂志的深度报道表现为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剖析,还原事件的真相。还原事实的真相是新闻媒体的职责,这意味着媒介应该将事件置于可体现其意义的语境中,舆论监督报道之“破”与经验介绍之“立”成为创造一种具体语境的表现形式,帮助受众纵深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本文选择以《南风窗》为例,剖析新闻杂志的深度报道以及其是如何
节目品质是评判电视媒体公共服务状的根本标准。为了了解我国目前电视台公共服务的状况,本研究通过对公众的深度访谈,描述了中部四省新闻节目和社教节目的品质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广电媒体公共服务的改善以及节目品质的提升提供了经验性的依据。
本文在“弱公共领域”视角下讨论《新京报》时评运作的机制,把编辑部置于国家、民意、知识分子三者关系之间考察其时评的生产过程。研究发现:《新京报》把时评看作一种言论表达的平台,让知识分子们或普通民众在这个平台上表达意见,继而引领社会舆论,形成一个独立于国家之外的“弱公共领域”。在这个“弱公共领域”里,参与表达的主体多元,关注的问题广泛,从而影响“强公共领域”的决策。
本文通过对“文人论政”传统的由来、理念特征、操作和实现条件等的回溯基础上,探析了南方都市报评论是如何及多大程度上对文人论政的传统进行了接续。在此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访谈等方法,引入了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同时基于中国媒体政经“悖论”现实特征,对南都评论在接续文人论政过程中的结构性因素、行动者意义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指出了在新时期二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复杂互动影响。
本文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 《达芬奇‘密码’》为典型个案,以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反思栏目定位,选题特点、以及该节目的叙事话语策略,以揭示电视新闻调查类节目制作人员如何为追求可信度而织就“事实之网”(web of facticity),重构社会事件,左右社会认知,影响社会舆论。
调查性报道又称“揭丑”报道.它是西方国家报刊上的一种特殊报道形式,专门用来揭露社会阴暗面、政府里的黑幕、大企业的罪恶勾当以及黑社会的内幕等等.因此,调查性报道往往涉及利益双方,经常还会牵涉政府等权势机构,此外,调查性报道的内容较为复杂和敏感,所以,调查性报道在所有新闻报道中,对于记者来说是风险系数最高的.然而,风险越高,影响也就越大.如何控制调查性报道的风险呢?笔者认为,调查性报道的关键在于证据的
维罗妮卡·格林(Veronica Guerin)是一位爱尔兰的女调查记者,主要报道方向包括有组织犯罪和毒品交易等,于1996年6月26日被毒枭所杀,她的死在爱尔兰造成了巨大反响,直接促进了爱尔兰成立犯罪资产局 (Criminal Assets Bureau)。这次事件在爱尔兰造成了空前的社会影响,也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本文将从格林的经历、爱尔兰的新闻发展模式以及这次事件的影响等方面对这位
英国学者詹姆斯·卡伦和韩国学者朴明珍打破《报刊四种理论》的旧有版图将世界新划分为五种体制,南非由于历史上的发展变迁归属于民主管制型社会。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限,南非由种族隔离社会逐步过渡到民主社会,在随之变化的传媒体制之下的舆论监督氛围也由稀疏变得充实。本文以南非政治发展与相关新闻制度为框架,结合调查记者雅克·保罗在不同社会背景之下做出的调查性报道,对南非舆论监督发展概况做出简要评析。
“幽禁”历史事件,是本文厘定的一个概念,可能并不严谨,暂定位为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但被当下政府刻意回避或封闭的事件。对于此类事件的报道,鲜见报端,因其涉及到媒体的政治风险。正因为此,在媒体品格上,突破新闻审查,形成报道并且公开刊发报道,考量着媒体的担当,在新闻操作意义上,也折射出媒体的业务能力,“幽禁”事件报道在这两个方面的效应,很凸显。要不要报道、怎么报道、如何报道是媒体在操作这类新闻题材时必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