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伴皮层下囊肿的巨脑性白质脑病基因突变分析及长期随访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20例临床诊断MLC患儿进行基因突变分析以及自然病程的随访研究,明确基因诊断、为患儿家庭进行准确的遗传咨询以及为进一步的产前诊断打下基础;了解病情发生发展与转归等临床特点,深入探讨基因型-表型关系,为这类患儿的准确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周围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直接测序方法首先进行MLC1突变的检测,对没有发现MLC1突变的患儿再进一步检测GLIALCAM,临床随访并根据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中文版以及认知功能分级来客观评价患儿的运动、认知功能,了解病情发生发展与转归等临床特点,并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结果 20例MLC患儿均符合MLC典型特点,且与国际报道类似;20例患儿中19例发现基因突变,其中16例发现MLC1突变,为MLC1-相关MLC患儿,3例为GLIALCAM突变致病者,为GLIALCAM-相关MLC,1例(5%)未发现基因突变.16例MLC1-相关MLC患儿中共发现MLC1突变17种,其中13种为新突变.1例患儿有两种国际上尚未报道的GLIALCAM突变;另外两例GLIALCAM相关MLC患儿中,检测到GLIALCAM一个相同位点的突变;首次随访16例患儿,二次随访19例.19例患儿二次随访病情进展情况结果:除2例患儿出现进展性运动功能倒退外,余17例运动功能保持稳定或进步;1例出现缓慢进展认知功能倒退,余18例的认知功能保持稳定或进步.19例患儿中8例病程中有发作性加重现象.结论:中国MLC患儿具有国外报道的MLC特征性表现.首次报道中国MLC患儿中存在MLC1或GLIALCAM突变,MLC1突变17种,其中13种为新突变;GLIALCAM突变3种,其中2种为新突变,扩大了突变谱.随访研究显示,大多数患儿病程相对稳定,具有发作性加重的特征,出现倒退者运动功能进展重于认知功能倒退.
其他文献
以2日龄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nsfeld)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通过与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进行叶盘共培养建立了西瓜的遗传转化系统。所用根癌农杆
糖皮质激素的诞生及其在风湿病领域的广泛应用,给广大患者提供了缓解病痛的一把利剑,挽回了不计其数的重症患者。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尤其是用于治疗儿科疾病时糖皮质激
营养支持与儿童急性胰腺炎疾病转归密切相关,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显著降低死亡率、降低并发感染率。MAP短暂禁食病情可恢复,无需特别的营养支持治疗,对于1周以上仍不能耐受常规进
会议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卵清蛋白(OVA)过敏小鼠治疗效果.方法:40只OVA过敏小鼠按atRA干预剂量不同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以及对照组.观察不同剂量atRA干预
会议
药物治疗学是儿科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药物进入体内发挥药效,这是一个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有抗微生物作用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1990-2012年中国各地区0-18岁人群血铅水平流行病学调查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并通过统计学计算,获得中国0-18岁人群的血铅水平及血铅超标率在时间
会议
儿童抽动症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运动性障碍,主要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不自主、反复快速的肌肉抽动和发声抽动,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多有强迫性动作、思维或其他行为症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血维生素D与婴儿维生素D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340名新生儿脐血及与其配对的9个月婴儿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新生儿脐血及婴儿血的血清25-(OH)D水平.通
会议
所谓农户小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以农户的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 1.借款人条件:①社区内的农户或个体经营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②信用观念
目的:参考国外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的临床诊治指南,多学科协作,进行糖皮质激素(GC)治疗DMD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系统地评估GC治疗DMD的疗效和远期预后的影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