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透射离子显微成像研究

来源 :第一届全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fan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扫描透射离子显微成像(STIM)是上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核分析方法,它是利用MeV级能量的离子束穿过样品后能量的损失计算出样品的面密度,从而获得样品的厚度分布图像.该技术作为一种辅助的离子微束分析方法已经在核探针系统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达到30 nm的空间分辨率,结合CT技术,该方法可以获得微米尺度样品的三维结构图像.本文介绍了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扫描质子微探针(SPM)系统上的STIM方法学研究近况.
其他文献
本文建立了超临界水中有机物连续氧化分解的实验装置.初步探索了不同条件下超临界水中苯酚氧化分解的规律.实验表明,停留时间和氧气过量百分率是影响苯酚分解的主要因素,而反
在350~500℃、6~12MPa、0~40min、1~4.0溶渣比和A溶剂条件下.在小型连续式试验装置上对胜利减压渣油(SLVR)在超临界溶剂(SCS)中热裂化反应的宏观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起3集
"精细化学工业"通常简称为"辅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工业的通称. 精细化工产品渗透到国民经挤的各个领域.其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投资少、附加价值高,利润大;采用综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漉体革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成功应用的范例:从鱼油中分离并合成EPA组分,从藻类中提取腊娄物质,咖啡豆脱除咖啡园.提取酒花的有效成分,从植物种子中提取油脂。
单纯以SFCO2为溶媒进行的萃取、精馏、反应过程开发,由于存在着对溶质的溶解度低、选择性的进行传质·反应的范围小、设备时空产率低等方面的不足,作者特根据十多年来在实际
本文采用超临界CO2对八角茴香油、砂仁油、香茅油、松节油等多种香料精油进行提取和分离研究.根据物质结构和性能关系阐明分离过程的变化规律.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主要研究了温度、压力,CO2流量以及原料预处理对啤酒花中a-酸萃取的影响.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萃取98%以上的a-酸.酿酒试验表明萃取产品不仅能明显地增加酒花香气.还驻改善口味.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典型代表有机卤素污染物因具有致癌,损害生物神经及生殖、免疫系统,难降解,以及易沿着食物链积累等特性,对公众安全、食品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减轻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含贵金属铂(Pt)、钯(Pd)、铑(Rh)的三元催化转换器被广泛安装在汽车上.在使用过程中,三元催化剂能有效地将机动车尾气中的CO、NOx和碳氢化合
1938年H.A.Bethe的一篇文章成功的解释了恒星的能量来源.恒星的能量来源于其内部持续进行的聚变反应.聚变能的释放主要通过"质子链"和"碳链".碳链中的一个重要反应是碳-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