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石雕国之瑰宝

来源 :首届明代帝王陵寝研讨会暨首届居庸关长城文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tiandegu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台位于北京居庸关内,建于元至正二年,元末明初时毁坏,明朝初年在其上建佛殿,康照四十一年佛殿毁于火灾,云台保留至今它的建筑、宗教、雕刻、历史及语言文字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主要探讨了国内外对古代玻璃的科学检测方法,以及断代问题的研究.干福熹、李青会等人通过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PIXE)成功地对玻璃样品进行了无损的化学成分分析,并通过不同年代下玻璃制品的化学成分差异以推断其年代及产地.法国的Philippe Colomban等人通过自然老化和硫酸腐蚀试验,发现玻璃样品的拉曼光谱发生了改变,其中500 cm-1和1 000 cm-1下谱带的面积比值为断代研究提供了定量化
2002年我所长安考古队在西安市南郊紫薇田园都市随工清理了一批唐墓,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其中在一个规模较小的M50墓中除出土了一枚珍贵的金银平脱镜外,还出土了一把鎏金铜尺,由于出土时的尺子完全被厚厚的绿锈覆盖,使人们对它的命名产生了分歧.2004年,我们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这把铜尺进行了成功的保护和修复,才使这个昔日金光闪闪的尺子重新恢复了其本来的辉煌面目.本文主要介绍了铜尺保护的具体方法,并结合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从云南石寨山和李家山出土大量滇国的文物,尤其是以青铜器文物居多,透过这些与当时中原青铜器的风格迥异且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的青铜器,人们看到了这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曾经辉煌的历史.分析表明该青铜文化能与当时中原比拟也与三星堆的不同.中有关滇国和滇王的记载,在其后一百多年便销声匿迹了,这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课题.
主要论述作者在长期文物保护与修复时通过对青铜文物特别是商周时期青铜文物铜锈的产生、观察、分析,以及表面形成物的研究与制做工艺的探讨,总结出真假青铜文物直观签别方法.
记述了徐州陶俑随展保护处理过程中,利用X射线荧光分析显微镜、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以及扫描电镜对彩绘颜料进行的分析,和利用三维视频显微镜对文物包装锦盒内黑色斑痕的分析.这些分析对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护文物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采用循环伏安(CV)法研究了青铜在模拟海水中的电化学行为.对循环伏安谱中氧化过程及还原过程中的腐蚀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成分分析,金相显微(OM)形貌观测.结果表明,在氧化过程中不同电位生成的CuCl对青铜基体的保护效果不一样,还原过程生成的纯铜晶粒说明了纯铜晶粒不仅可以在青铜器物上观测到,而且能在实验室模拟生成.
无论是手写的或打印的墨迹其主要成份都是碳粉,要区分这些墨迹是原始的或后来改动、添加的,只有通过墨迹中少量的添加成份,如胶类或其他色素类物质的区分来实现.这些极少量的其他物质由于量少而很难测定.本文报导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方法,测量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打印墨的墨迹.报导了实验的方法,给出了典型的例子,讨论了基本的原理,实验中的困难.也提出了进一步实验的方案和可能的其他应用.
单光子计数器是一种测量微弱光的仪器,它广泛应用于生物和化学发光、荧光、磷光测量、光散射等许多领域.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单光子计数器,利用计算机和嵌入式技术设计了时间设置和扫描、高压设置、比较电压设置和扫描.对阈值电压精确设定进行了分析,特别是设计了比较电压扫描器,从而得到脉冲高度分布曲线,通过脉冲高度分布曲线精确确定阈值电压,由计算机根据实测的阈值电压大小进行设置,从而将噪音抑制到最低,其暗计数率可
利用电子能谱,光学显微镜、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生成于4 000~5 000 m深海锰结核进行了研究.本工作中天然矿石富集贵钴、锰、镍等重金属,在高压、黑暗、低温条件下缓慢生长(每百万年1~6 mm).在矿石内部观测到了放线菌类和藻类超微生物,平均长度为200 nm,平均直径为20~50 nm,尺寸明显小于常见的放线菌.其微生物结构完整可辨别,包括菌丝、孢子、孢囊和菌落,平均线度为100 nm.这
居庸关古诗词涉及其历史、地理经济、风光、文化等诸多方面,是居庸关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为人们认识,研究居庸关,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