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标准专家共识与解读(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验)

来源 :2012全国显微修复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ingl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腹针在大学教学中的特色以及学生对腹针学习的掌握。方法:从2005-2009级学生选修腹针疗法的352份腹针学习心得中进行分析汇总。结果与结论:讲授腹针课的特色是多实践,腹针要求取穴准确,追求疗效。强调学生从骨关节病入手,掌握身体部位与神龟图的对应关系,增加实践机会,追求“以平为期”。
目的:研究腹针治疗各种痛症的有效性,包括外伤和工伤引起的痛症。方法:研究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仁爱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诊所,和仁爱医院医疗中心的工伤科进行的。对57例自我评分为中等或重度痛疼病症的患者,进行了腹针的治疗。其中39例(68%)的患者被西医鉴定为工伤。即痛疼的原因是由于工作中不当地过度使用,或工作中受伤造成的。比如,护士职业的工伤多见于,搬动病人时造成的肌肉拉伤。办公室的文职人员,工伤多见
目的:在疼痛治疗领域,虽然现代科学研究已证实针灸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存在诸多影响,但其确切作用机制仍然未知。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脑皮质区与疼痛的处理过程有关(故被称作“疼痛发源地”),其与针刺激活大脑相应的区域呈大部分重叠。但目前为止,能够证实腹针对急性疼痛有明显疗效的相关研究还并未开展实施。目前本研究首先旨在以中枢神经系统水平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近年来,疼痛研究领域的相关技术如感觉定量测试( QS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方法:5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腹针为主,配合体针进行针灸治疗。以治疗前后症状变化作为评价标准。结果:治愈15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4例。结论:腹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
目的:构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浆miRNA文库,寻找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差异表达的血浆miRNA,探索其作为临床诊断血浆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1.采集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未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和3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血浆,提取血浆RNA并构建small RNA的文库.2.使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HiSeq 2000测序仪,采用单向末端直接测
股骨头缺血坏死(ONFH)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绝大多数最终都需要行全髋关节置换来改善髋关节功能。股骨头的治疗以重建和改善股骨头内血运,重建骨质,保护股骨头的完整性,维持股骨头的解剖承重力学关系,是治疗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髓芯减压髓芯减压是基于股骨头坏死髓内压增高为病理丛础设计的治疗股骨头坏死常用的一种手术治疗法方法,但是其手术的适应证以及其确切的疗效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截骨通过对转子
目的:评估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值能力及定向诱导能力.方法: 建立SD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行病理检查,验证模型.取模型组和对照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细胞生物学特性评估.结果:联合运用牛血清和激素能够较好地建立激素性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值速率显著慢于对照组(P<0.05),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后ALP染
目的:为以骨间后动脉为蒂的游离皮瓣提供解剖基础.方法:用20侧成尸上肢标本,观测骨间后动脉在前臂下1/3区穿支数目、位置、外径以及最粗皮支到尺骨茎突远端的距离;测量支配尺侧腕伸肌神经支与骨间后动脉交叉处血管外径和到最粗穿支发出点的距离.同时观察前臂后皮神经分布.结果:骨间后动脉在前臂下1/3有(3.0±1.1)条穿支,去除外径小于0.2mm者,还有(2.6±0.8)条.穿深筋膜点穿支外径(0.4±
本文通过对骨显微外科护理过的1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患者股骨颈骨折后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并成功恢复行走功能进行分析,笔者指出在护理过程中,要将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与高血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护理相结合取之适合患者并宜于患者健康恢复的护理,还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计划并做好落实。加强护患沟通,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最大限度取得其配合。对患者的疾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