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作地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的影响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植物线虫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2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不同种植密度轮作地进行不同氮肥施用量处理,采集苗期的土样250份,分离大豆孢囊线虫孢囊和幼虫进行数量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导致大豆孢囊线虫幼虫数量大量减少,达20%~88%,并有线性趋势.当种植密度为6.5万株/hm2时幼虫的变化量最大,施肥量在200~300kg/hm2时幼虫的变化量最大.
其他文献
活性氧在病原物-寄主互作中起重要作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是植物产生ROS的主要场所,活性氧主要以H202、02-和OH自由基等形式存在,活性氧能够激发寄主植物细胞的程序化死亡,参与木质化反应,增厚细胞壁,从而抵御病原物的侵入,限制病原物在寄主细胞内的定殖和扩展。当在生物胁迫或者非生物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的ROS浓度瞬间升高3-10倍。ROS的产生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非特异的,无
深圳口岸从进境泰国真柏和日本山茶中截获一种剑属线虫,经形态学和分子序列分析鉴定为湖南剑线虫.主要特征为:阴门位于体前部,阴道略向后倾斜;单生殖腺,前生殖腺退化,后生殖腺发达;尾部短圆锥形,末端有一指状突.这两个国外群体与国内报道的群体在形态上存在差异,但基于28S rDNA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系统发育树也聚为一个分支.该线虫是我国首次描述鉴定的剑属线虫新种,在国内有局部分布,但其致病性和危害还
CLE(CLAVATA3/Embryo Suroundingregion-related)是一类重要的植物多肽激素,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尤其是对于茎尖分生组织(shoot apical meristem,SAM)、根尖分生组织(root apical meristem,RAM)和维管形成层(cambium)中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之间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大豆孢囊线虫(Heter
马铃薯孢囊线虫包含两个重要的种: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Wollenweber) Behrens和马铃薯白线虫Globodera pallida (Stone) Behrens)对世界马铃薯产量造成巨大损失.自1850年进入欧洲以来,马铃薯孢囊线虫传入世界各地.现已在72个国家发现G.rostochiensis,51个国家发现G.pallid.两者都是许多国家重
为了防治白芷根结线虫,提供安全的白芷药材加工材料,在安徽亳州邢庄完全随机设计实验小区,用土壤火焰处理法开展对白芷根结线虫的防效试验,用稀释平板法分离土壤菌落并测定土壤火焰处理后土壤根际细菌量.结果表明:土壤火焰处理对白芷根际线虫繁殖和小区白芷根结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同时对白芷也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该处理会使土壤根际细菌类型下降,而细菌总密度会增加,说明土壤火焰处理对细菌有选择性,该实验为土壤火焰处
大豆孢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 (SCN),Heterodera glycine Ichnohe]病是世界大豆[Glycine max(L)Merr.]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造成世界大豆生产约30亿美元的损失.我国大豆孢囊线虫发生危害也非常严重,SCN有9个生理小种,在东北大豆产区主要是1号和3号生理小种为主,而4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大豆产区.栽培抗性大豆及轮
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证明线虫肽类信号在寄生植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已鉴定的线虫分泌肽类与植物的CLAVATA3/ESR(CLE)肽类有一定同源性,但是生物信息学分析线虫基因组发现与植物其他肽类激素同源的的序列,这些植物肽类激素可能被线虫所利用,通过模拟植物肽类的功能来促进线虫的寄生.线虫肽类的研究为提高植物对线虫抗性提供了新的靶标.
脂肪酸与视黄醇结合蛋白(FARs)是一类分子质量约为20kDa,富含α螺旋结构,既能结合脂肪酸、视黄醇(维生素A),又能抑制寄主防御相关基因表达的蛋白,迄今仅在线虫中发现.植物寄生线虫在寄生过程中将FARs分泌到寄主组织,以便获取脂肪酸、视黄醇等营养并抑制寄主的防御反应,从而侵染寄主并完成生活史.
用两因素重复设计的方差分析法和等高线图解分析法,测定了草酸和柠檬酸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作用的联合毒力.根据草酸和柠檬酸的LC50可以求得柠檬酸和草酸1:1混合物理论值LC50,add为0.146 8g/L,试验值LC50,mix为0.097 38g/L,LC50,add>LC50,mix,即柠檬酸和草酸具有协同作用.两种活性物质不同比例混合所得的LC50,mix与相应理论的LC50 add进行S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中的严重病害,定殖在大豆孢囊线虫上寄生菌物的研究和利用,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文章综述了定殖在大豆孢囊线虫上寄生菌物的主要种类,包括: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厚垣轮枝菌(Verticillium chlamydosporium)、镰胞菌(Fusarium spp.)和被毛孢(Hirsutella spp.)等,还对目前寄生菌物在大豆孢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