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旅程 ——听刘旭东教授谈课程改革有感

来源 :中国化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利用暑假对2000年以后来校的青年教师进行了培训。本文介绍了作者听刘旭东教授谈课程改革后的体会。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来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新世纪头20年,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们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抢抓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部分研究型大学通过跨越式发展跻身世界高水平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之列,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既定的重大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在解释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一国内部、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不同的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之间,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经济业绩时,微观经济制度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又是模糊的。即微观制度是影响组织的管理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而权利结构就是这样一种微观制度。本文对美国公、私立大学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对中国公立大学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中外大学组织结构的比较结果。
社会需要一种机构,把以探索、传播科学真理为职业的人联合在一起,开展纯粹的、独立的、没有偏见的科研,提供探索真理的服务,这种机构就是大学。教学和科研相长是大学的第一要义,已经是基本常识。但教学和科研之间缺少融合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教学和科研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过于重视科研,高校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课题的申报、经费的申请、论文的发表、专著的出版以及奖励的获得上,而对于自己的教学本职工作
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高校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高校内外部环境相互制约,致使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缺乏压力;管理模式陈旧而且单一;管理体制遏止人的主体性发挥,运行机制弊端丛生;高校行政权力泛化越来越严重;高校国有资产浪费现象惊人;有些高校片面地追求规模,特色发挥困难;专业重复叠加,学科融合困难;教学失衡现象严重,最后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当前,教育系统正在深入学习和研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为了探讨高等教育管理如何适应和应对这一时代主题,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分会于2005年9月2-4日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召开了题为“构建和谐社会:高等教育管理使命、挑战与对策”的学术年会。文章重点围绕和谐社会中大学的功能与责任展开讨论,深入探讨了和谐社会对高教管理的挑战和高教管理应该采取的对策。从总体上来看,本届学术年会涉
史论是史学的一支,肇始于《左传》,《史记》及各正史皆因之,从而成为史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史书之外,史论又有单篇形式,贾谊《过秦论》为后世文学化史论之滥觞。古典时期,学术的密合,文史的交错,使史论的发展随着学术风气的变化而发生种种偏离。或对史事进行分析评论,或注重文辞声籁的华美,或就史事而发挥学术理念。学术越发达,其表现形式越多样,兹就此三端略作说明。
诗集序文为散文体类之一,向被视为传统文学批评中不可或缺之文献。惟其写作动机、目的、内容和手法与一般诗话、评点及存在于别集、杂记等其他论诗资料有所不同。主要是此类作品多为撰者应邀而写,不免含有“人情”的虚饰成分,我们是否仍可采用“以意逆志”,的方式诠释文本,作为文学批评的论据?再者,序文除文学批评的文献价值外,是否在文学、文人文化史方面也具价值?此当值得作进一步探讨。
在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针对中学化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就化学这一学科所试行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揭示了生态教学模式的内涵,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建立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把讨论作为常规化的教学策略,把领受、整体领悟和点化升华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本文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阐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三个原则,同时,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教师应努力的四个方向。
如何有效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个化学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学习的内在因素,它可以转化学习动机,极大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但在现阶段教师更多的是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化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研究不太重视。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与做法,以期与广大化学教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