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剂与出土木材结合机理的研究

来源 :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加固剂与出土木材的结合机理和存在形式,该研究选用江苏省泗阳县出土的汉墓中降解较为严重的泡桐板材出土木材做试材,用乳糖醇作加固剂,采用常压加热方式进行加固处理,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加固处理前后的出上木材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加固剂本身带进的特征吸收峰外,处理后的出土木材没有出现新的吸收峰,没有新的官能团产生,部份官能团的吸收峰强度和吸收峰位置发生了变化,乳糖醇与出土木材为物理机械结合和氢键结合。热水抽提表明这种处理是可逆的。
其他文献
本文以4种树种的8块实际立式钢琴共振板为研究对象(每一树种均为2块共振板,其中一块共振板的每块木材单元板综合振动性能均优于另一块,前者称为优板,后者称为良板),应用表面波传播实验方法测定了共振板的声振动横纹方向传播速率。通过对钢琴共振板在粘贴肋木前、后的声振动横纹方向传播速率及同一树种的两块共振板(优板与良板)的声振动横纹方向传播速率的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①对于加肋木后的共振板,其声振动横纹方向
生物矿化是指生物体内形成矿物质(生物矿物)的过程。本文通过对自然生长条件下的毛竹材进行研究,首次发现在未施含硅营养液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材的细胞间隙中含有以细胞壁为模板、天然矿化的纳米结构SiO2,这为传统的竹类生物学研究、竹材利用及改性和生物材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提出不仅要开展竹材生物硅化的基础研究,还有分子水平上的机理研究,为竹材改性、竹材仿生及未来竹
本文从复合材料力学理论出发,建立了不对称人造板耦合刚度矩阵计算模型,并着重讨论了耦合刚度系数B11、B22值与板坯翘曲度的关系,以及影响板坯耦合效应的因素:板坯层数、铺层顺序和铺设方向等。试验结果表明,板坯耦合刚度[B]绝对值越大,其翘曲度越大;在[B]矩阵系数中,系数B11和B22值对板坯翘曲度影响较大;并且可以通过程序计算矩阵[B]的值,和改变板的层数、铺层顺序及铺设方向等因素来进行不对称人造
快速、准确的测量木材显微结构参数是实现木材树种自动鉴别、研究木材微观构造与宏观特性之间关系的必要手段。本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数字图像采集配件及自行开发的木材显微图像分析软件构建了基于轮廓跟踪算法的木材显微图像数字处理系统,实现了木材轮廓提取、细胞尺寸测量及形状分析等功能。通过对云杉(Picea aspoerata)等三种针叶树种木材显微图像分析的结果表明,本系统提取的细胞结构轮廓清晰,壁厚算法较为
为拓宽木材液化产物的应用领域,提高木材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木材产业的高效利用,本文在研究木材苯酚液化产物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木材苯酚液化物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构思和工艺路线。利用木材苯酚液化产物为前驱体,通过加入反应剂如六次甲基四胺等调制纺丝液,熔融纺丝后将纤丝在甲醛和盐酸混合溶液中加热固化形成网状交联结构,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炭化制备成碳纤维。同时对制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当
本文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合成聚醋酸乙烯/丙烯酸P(VAc/AA)共聚物,实验加料方式、单体配比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醋酸乙烯/丙烯酸配比(质量比)为0.5-2.5∶1时,采用分段聚合工艺,共聚乳液性能良好。同时实验反应后体系pH值对共聚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pH值越高,乳液越稳定。合成出的共聚乳液固含量为19-21%,粒径在0.4-4.0μm,黏度为10.0-50.0mPa·s,表
本文将分形理论引入对木材细胞壁超微构造的研究,阐释了在纳米尺度范围附近,纤维素分子链簇可以视作是由包括微纤丝在内的不同尺度层次的纤丝状结构单元所构成的分形体系,具有天然纳米材料的分形性质。文章以木材细胞壁超微构造的形态研究数据为参考量,运用分形几何学的方法计算出各级纤丝状结构单元的分形维数,讨论了分形维数值所反映的纤丝的形态结构特性及其对木材性质的影响,并分析了木材细胞壁中超微分形体系自嵌套结构的
本文通过研究静曲强度(MOR)探讨异氰酸酯(PMDI)和脲醛胶(UF)混合使用制备木质-橡胶复合材料的的可行性;利用Design-Expert 7.01试验设计软件的响应曲面分析法(RSM-Response Surface Method)根据试验条件密度,温度,时间对木质-橡胶复合材料工艺的静曲强度(MOR)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对MOR影响的显著性因素;探讨影响因素对静曲强度和工艺影响的变
自由基对漆酶活化木材产生胶合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在pH值为4、处理温度60℃、处理时间2小时及酶用量1.5 U/g木粉的条件下,检测了漆酶活化10种边、心材木粉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ROS)类自由基的浓度,研究了不同树种木材经漆酶活化产生ROS自由基浓度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木材经漆酶活化产生的ROS自由基浓度有差异;针叶材的酶处理效果显著优于阔叶材
反相气相色谱(IGC)是表征固体材料表面性质和热力学参数的灵敏、方便的方法。本文采用反相气相色谱技术测试了木质素的表面特性,表征了其表面的色散自由能和Lewis酸碱性质。在50、55、60、65、70℃的温度测试,木质素表面色散自由能在40~32 mJ.m-2之间,呈线性下降趋势。Lewis酸常数Ka和碱常数Kb分别为0.058、0.55。结果表明木质素的碱性作用强于酸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