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来源 :中国图书馆学会2004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g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迈入新世纪之初,人们日益感受到知识经济的气息。伴随着排山倒海的知识经济浪潮到来的,是信息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种新型信息网络服务模式下,信息需求者通过网络通道就可以足不出户地获得世界各地的所需信息,作为传统文献传递主渠道的图书馆已经不再是惟一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这种信息传递与交流的网络化、信息载体多样化和信息来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正在努力追逐现代化浪潮中的图书馆日益感到威胁与挑战。本文对新世纪图书馆员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了介绍,讨论了新世纪图书馆员需要具备的新型职业技能。
其他文献
本文就东西部地区在数字化信息资源上存在的差距及西部地区的机遇、发展的路向等方面,对西部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进行了阐述.
专业图书馆是直接为其所属的科研机构服务的,藏书中情报含量较高,馆藏中外国文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又以国外期刊为主,外文专业图书和会议录也是专业图书馆的收藏重点。专业图书馆是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专业图书馆具有的特点,专业图书馆基本任务以及文献分类的作用等问题。
科技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信息获取方式。由来已久的阅读习惯已悄然改变,更趋感官化、多样化。由此,图书馆的服务也趋向多元化,其中尤以视听服务的转变最为明显。本文阐述了图书馆视听服务传统模式的描述,试从视听服务传统模式的归纳分析入手,来探讨运用网络新技术,实现视听流媒体服务的方案。
大学图书馆是知识传播和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是重要的信息资源集散地,在教学、科研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满足创新教育环境下的信息需求、实现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重新定位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高效、便捷、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成为摆在大学图书馆面前的主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存
苏州图书馆新馆是一座富有园林风格和浓郁地方文化特色及现代化功能的大型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是集读书学习、文化教育、娱乐休闲、会展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公共图书馆。新馆开馆以来,以优良的设施、优雅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读者,累计接待读者600余万人次,累计发放借书证15万余张,平均每天接待读者5000人次,高峰时每天8000人次。本文介绍了苏州图书馆信息系统的构成,阐述了信息资源的创建,分析了
21世纪是人类发展的新纪元,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激增以及书刊价格的不断上涨,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依靠本馆的力量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于是出现了文献的联合采购、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资源共享措施。近年来,文献传递服务工作发展迅速,成效显著。文献传递服务需要的是便捷、快速和高效。但是,随着该项工作的发展,其中的技术问题、传递速度、收费标准、服务质量等深层次问题已影响着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介
承认服务是产业,服务的终极结果即为产品。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咨询成果作为高智能含量的知识信息产品,凝聚了咨询人员的智力劳动,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而易见。因此,参考咨询成果应该成为商品,应在市场经济下增强其活力,在此,不妨引入经济学的价值观——“顾客让渡价值”。本文介绍了参考咨询服务中运用“顾客让渡价值”策略的可行性,分析了读者让渡价值的实施策略。
文献传递服务,是指图书馆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异地获取读者所需的文献并提供给读者的服务。具体来说,是读者对特定的已确知的文献需求,由图书馆通过一定的方式,在适当的时间内,将需要的文献或其复制品以有效的方式与合理的价格,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读者的一种服务。本文介绍了文献传递服务的现状及特点,对文献传递服务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文献传递服务的发展趋势。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接近10%的惊人速度增长。作为专门的经贸类院校及其图书馆,在这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变化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的机遇与挑战,经贸类院校图书馆如何在现有的机遇和优势中进一步发展呢,本文以经贸类院校之一的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为个案对经贸类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论述。
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为人类创造了全新的信息环境——网络环境。它是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相互结合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式电信网络,这种网络通过网中设网、网际互联可以覆盖一国、数国乃至全球。以INTERNET网为标志的网络环境的形成和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学习和工作方式。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编目处理加工手段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和挑战。网络环境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