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有氧耐力训练对肥胖青少年肺功能的影响

来源 :2012年中国运动生理生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平原、低氧和高原三种不同环境下,4周有氧耐力训练对青少年肥胖人群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身体健康、无肺功能疾病、世居平原的肥胖青少年43人分为平原训练组15人(男7、女8)、低氧训练组17人(男8、女9)和高原训练组11人(男4、女7),分别进行持续4周、每周6天、每天5小时的有氧耐力训练.平原和高原组分别在上海东方绿洲基地和青海多巴高原训练基地进行训练,低氧组则在东方绿洲训练基地模拟多巴高原训练基地海拔高度2300米进行生活和训练,实验期间适当控制饮食.采用意大利MIRSPirolab Ⅱ便携式肺功能仪分别于实验前后测试所有人员的肺功能,组内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1)平原训练前VC、FVC、FEV1、FEV1%、PEF、FEF25%、FEF50%、FEF75%分别为3.935 ±0.761L、3.705 ±0.712L、3.295±0.549L、89.580±6.194%、6.895±2.040 L/s、6.130±1.743 L/s、5.250±1.245 L/s和2.947±0.804 L/s,平原训练后分别为4.077±0.575L、3.790±0.773L、3.309±0.798L、90.460±6.746%、8.024±1.304 L/s、7.255±1.564 L/s、5.176±1.081L/s和2.869±0.962 L/s;平原训练后VC、FVC、FEV1、FEV1%、PEF、FEF25%均表现出一定程度升高,而FEF50%、FEF75%则稍降,仅PEF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低氧训练前VC、FVC、FEV1、FEV1%、PEF、FEF25%、FEF50%、FEF75%分别为3.988±1.078L、3.755±0.879L、3.458±0.827L、92.282±7.679%、7.654±2.687 L/s、6.929±2.486L/s、5.697±1.535 L/s、3.561±1.267 L/s,低氧训练后则分别为3.719±0.999L、3.812±0.911L、3.543±0.809L、93.441±6.812%、8.445±2.603 L/s、7.794±2.234 L/s、5.923±1.537 L/s和3.626±1.348 L/s;除VC显著性下降(P<0.01)外,低氧训练后FVC、FEV1、FEV 1%、PEF、FEF25%、FEF50%、FEF75%均表现出一定程度升高,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高原训练前VC、FVC、FEV1、FEV1%、PEF、FEF25%、FEF50%、FEF75%分别为3.966±1.044L、3.813±0.931L、3.446±0.709L、91.218±6.730%、8.474±2.809L/s、7.731±2.228 L/s、5.351±0.999 L/s和2.844±0.856 L/s,高原训练后则分别为3.817±1.199L、3.763±1.087L、3.309±0.798L、89.064±5.697%,8.813±2.669L/s、7.774±1.404 L/s、4.950±0.852L/s和2.542±0.606 L/s;高原训练后VC、FVC、FEV1、FEV1%、FEF50%、FEF75%均表现出一定程度降低,而PEF、FEF25%略升,但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低氧和高原组训练后VC均显著低于平原训练组(P<0.05);高原组训练后FEF50%值均显著低于平原和低氧组(P<0.05).结论:1)平原环境有氧耐力训练通过提高肺活量和肺通气功能,有利于改善世居平原肥胖青少年的肺功能;高原环境有氧耐力训练则不利于提高其肺功能.2)低氧和高原环境有氧耐力训练降低肺活量,特别是高原环境进一步影响小气道的通气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12周规律的羽毛球运动对高校男子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和免疫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大学生筛选出最佳提高健康体适能和免疫能力的运动方式,从而对大学生课余锻炼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从石家庄某高校非体育专业随机选取60名男生,随机分为二组,即羽毛球运动组和对照组.分别于训练前后一周内测试台阶试验、握力体重指数、俯卧撑、坐位体前屈、身体成分(皮褶厚度测定法)、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D4/
目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变迁如城市蔓延(通勤路程远)等导致居民通勤过度依赖机动交通,并最终对健康产生影响.本研究试图探讨适宜作为城市蔓延背景下步行/自行车通勤的健康效应评价指标.方法:随机选取广州体育学院办公室办公人员82人,其中男性34人,年龄40.0±7.0岁;女性48人,年龄34.0±8.0岁.对受调查者发放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交通体力活动版块调查其周交通体力活动量,同时发放信、效
目的:目前通过气体分析仪直接测定运动中相关呼吸指标操作复杂,设备昂贵,因此寻找方便简单的间接测定方法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利用日本SUUNTO松拓公司提供心率表及分析软件,通过心率间接推算相关呼吸指标,并观察与直接测定方法相比,其结果的准确性,判断是否可以广泛运用.方法:1)对象:于2011-03/04从湖南体育局随机选取19名工作人员,男性7名、女性12名为受试对象.2)实验过程:受试者
目的:分别观察常氧和低氧下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HRV(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HRV频域指标的变化来反映低氧对自主神经系统机能的影响.方法: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29名在校健康男性大学生,年龄22.4±1.8岁.受试者分别在常氧及模拟低氧(2500m)环境中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具体方法是:热身活动结束休息片刻后,受试者即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运动方式为蹬功率自行车,运动节律为60rmp
目的:跳深作为一种典型的超等长练方法在训练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本研究主要就这一典型动作过程中下肢主要工作肌群的表面肌电活动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为深入认识这一训练方式的神经-肌肉控制特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田径跳跃类项目、篮球、排球等专项训练的二级水平运动员20名为研究对象,运用VICON红外光运动影像捕捉系统(采样300Hz),Biovision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采样1200 Hz),对受试者
目的:通过对女性参与有氧健身操运动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的测试,探讨有氧健身操对成年女性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旨在研究有氧健身操运动是否对保护成年女性的心脏机能有促进作用,从而为科学的制定健身处方、安全有效的健康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广州市某健身俱乐部20名新人会的成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无健身习惯,平均年龄21.2岁,心肺功能无异常.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每周3次,每次50分钟的有氧健身操运动.
目的: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骨骼中的成骨与成脂作用呈负相关偶联关系.运动能加强骨密度,可能会是影响这种关系的一个因素.本研究通过测量摔跤运动员和普通青年对照腰椎骨髓脂肪组织含量和高密度,试图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4名男摔跤运动员(22.9±0.9岁)和.11名男性对照(24.5±0.5岁)作横断面研究.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体成分和全身及腰椎骨密度;运用T1加权自旋回波序列对腰椎进行矢
目的:对相同速度上坡慢跑与上坡快走两种运动健身方式实时同步动态观察,分析两种健身过程中肌氧、心率、主观感觉等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10名普通健康男大学生,年龄18±1岁,身高173±4.7cm,体重63±2.2kg,基础心率66±5次/分钟.实验三周完成,第一周进行上坡慢跑测试,间隔一周,作为身体机能恢复时间,第三周进行上坡快走测试.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1 ~25℃,湿度40%~50%,跑台为h/P
目的:人体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直接影响着肌肉的收缩能力,进而影响运动能力.高渗盐、体温直接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热条件下运动负荷诱发的体核温度过高、电解质紊乱会对肌肉运动能力造成损害.本研究观察八种不同温度、四种不同高渗溶液条件下,神经干动作电位潜伏期、峰值、时程的变化,以期为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负荷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牛蛙52只,随机分为13组,分
目的:观察运动冲量(TRIMP)心率区法和RPE法对青少年篮球训练负荷量化评价的一致性,进而探讨两种评价方法对篮球训练的评价效果,以求证RPE法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无创、简便的篮球项目运动负荷监控的方法.方法:以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备战18届省运会篮球甲组男女运动员各10名为研究对象.采集受试者测试日晨起指血以测试CK、BUN、乳酸作为基础值.测试日受试者避免摄入咖啡因或含咖啡因的饮料.前一晚休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