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改进三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来源 :2018第十二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暨第八届电工技术前沿问题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占空比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在一个控制周期内通过一个有效矢量和一个零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机。传统占空比控制策略通常只关注转矩性能的改善而忽略了磁链波动的抑制,将会使得电机的磁链波动较大,进而导致电机的电流性能和转矩性能变差。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抑制磁链波动的改进型三矢量模型转矩预测控制策略,通过建立有效矢量选择表,在经典的占空比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基础上灵活添加一个额外的有效矢量,以较少的计算量得到各个矢量的占空比,以期优化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磁链和转矩的控制性能。本文在一台6kW永磁同步电机上对所提出的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GMAW弧焊是一种重要的增材制造技术手段,具有成形快、经济性好等特点.基于脉冲GMAW弧焊技术制备了H08Mn2Si-0Cr18Ni9内韧-外强双结构块体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以及纳米硬度计等设备研究了结构材料(H08Mn2Si)和改性强化材料(0Cr18Ni9)的界面行为,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盐雾试验考察了结构材料和增改性强化材料的耐蚀性能.结果 表明,结构材料组织由
现阶段PWM变频驱动系统与感应电机高度集成.这就要求在感应电机等效控制电路中的计及铁耗等值电阻.本文首先提出一种PWM变频供电感应电机铁耗的解析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分段变系数铁耗模型为基础,将感应电机铁耗表示成感应电势和转速的函数.该方法计及了由PWM变频器谐波产生的附加铁耗以及由电机空间谐波产生的表面和脉振损耗.基于文中的PWM变频供电感应电机铁耗的解析计算方法,获得了计及铁耗条件下的变频感应电机
无刷直流电机力矩波动一直是困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BLDCM)在伺服驱动系统应用中的关键因素.为评估BLDCM系统硬件的力矩波动抑制能力,本文研究了不同换相模式下的换相过程力矩波动抑制特性,在证明了两两导通与三三导通模式下的换相时间计算模型的一致性的基础上,给出了统一的换相过程力矩波动抑制模型;比较了换相与非换相过程各自的力矩波动抑制能力,通过识别系统成功换相和力矩波动抑制电压方程所允许的最高运行速
PWM变频调速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电机带来了高频轴电流的问题,引起轴承早期失效,严重危害交流电机的安全、可靠运行。电机高频等效模型对轴电流的预测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电机集中参数参数模型和三相分布模型,采用解析和仿真方法进行了对比;其次对集中参数轴电流模型和延轴向分段的分布参数模型。分析表明,三相模型和集中参数模型对轴电流幅值没有影响,但影响振荡频率;采用延轴向分段的分布参数模型对轴电流预测结果有影
为了研究偏心对轴向磁通永磁电机受力想影响,建立了理想状态下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的气隙磁场解析计算模型,并通过引入气隙磁导函数计及了开槽对气隙磁场的影响;通过对轴向磁通永磁电机偏心状态的分析,建立了偏心状态下气隙磁场解析计算模型,并通过有限元方法验证了解析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偏心状态下轴向磁通永磁电机不平衡磁拉力受力计算模型,对不平衡磁拉力进行了计算分析。无论是静态偏心还是动态偏心,随着
针对混合励磁同步电机(HESM)各电流与转速之间的非线性耦合问题,在基本电流分配算法实现输出低速大转矩、宽调速范围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微分几何理论,通过状态反馈与坐标变换,研究出输入输出精确线性化解耦条件及解耦矩阵,得出直轴电流子系统、励磁电流子系统和机械角速度子系统,3个线性子系统可独立控制,实现HESM调速系统全局范围内电流环动态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转速跟踪能力与
现代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多采用机械式速度传感器检测转子位置和速度信息,因电机内部工作环境复杂恶劣,机械式速度传感器无法保证系统稳定性,遂逐渐采用无速度传感器进行控制,在众多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中,滑模观测器因其具有对参数变化不敏感,具有较强鲁棒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基于sign信号的传统滑模观测器控制系统因信号的高频切换导致系统存在较大的抖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滑模观测器,其主要结构为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设计制造工艺日趋成熟,从设计方面考虑电机性能的提升很难再有所突破。非晶合金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它具有高导磁率,低损耗,及低矫顽力等优点,将其应用于电机定子铁心可以降低定子铁耗从而提高电机的效率。为了研究电机定子铁心采用非晶和硅钢对其性能的影响,本文对两台相同结构,定子铁心分别采用硅钢和非晶的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性能计算,对比了硅钢电机和非晶电机的磁密分布、铁耗分布。随后对两台电机进
高速涡轮膨胀直驱永磁发电在地热,生物质和工业低温余热等分布式能源到广泛运用,但由于涡轮膨胀机入口的热能系统存在非线性、滞后性,导致传统的矢量控制无法对发电系统实现最大功率跟踪运行;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并联型双PWM变换器的转矩电流与转速比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建立涡轮膨胀直驱发电机和变流器的模型,获得直驱永磁发电机的转矩电流与涡轮膨胀机的转速跟踪和匹配控制策略,实现了发电系统在非线性变化下最高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全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高性能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负载转矩补偿的混合位置估计策略。低速阶段采用改进估计直轴对称电压脉冲注入法,中高速阶段提出积分滑模面的滑模状态观测器,并设计滞环平滑切换策略,保证在任何稳态转速下仅有一种方法提供估计位置、估计转速用于闭环控制。同时,为了提高系统抗扰动能力,设计ESO用于负载转矩估计及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不同负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