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口服液对大鼠CCl4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hee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香菇口服液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CCl4制备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测定香菇口服液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结果:香菇口服液能明显降低CCl4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2.25g/kgBW、1.13g/kgBW实验组能减少肝损伤模型大鼠胞浆凝聚平均分,0.38g/kgBW实验组能减少肝损伤模型大鼠肝细胞坏死平均分,各实验组均能减少各种肝细胞病变类型病理组织学改变总平均分。 结论:香菇口服液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地产药材研究。旨在摸清家底。研究方法:2005~2008年,二次历时15个月实地考察,对药用动、植物及矿物的种类及分布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考察和查阅标本:野外种类、分布状态记录及拍摄照片和参考有关文献整理、鉴定与编目。结果:(1)香港特别行政区地产药材,按药用部位进行统计,其中植物类,508种;动物类49种,矿物类12种。具“香港特色”资源药材和较多的珍稀濒危药用物种。(2
分析研究了青梅酒渣和梅卤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还原糖和二氧化硫含量,青梅原汁和梅卤的有机酸成分,以及青梅果渣的酚类成分。在青梅果渣中检出了龙胆酸、绿原酸、咖啡酸、丁香酸、表儿茶素、阿魏酸、芦丁、安息香酸、白藜芦醇、槲皮素等酚类成分。说明梅卤、青梅果渣、青梅酒渣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值得开发利用。
对菊苣品种“长生菜”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生菜”含有水分(94.18%)、可溶性固形物(4.43%)、维生素C(22.8mg/100g)、粗蛋白(2.02%)、十七种氨基酸(1.34g/100g),锌(0.310mg/kg)、钙(73.8mg/100g)、有机硒(0.0026mg/100g)、每100克“长生菜”干物质中含果糖(5.247mg)、葡萄糖(2.181mg)、蔗糖(0.6
目的:考察黄芩配伍黄连后黄芩主要成分黄芩苷的体内外吸收变化情况,探讨黄连黄芩药对配伍的相互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法和在体肠灌流法考察黄连黄芩以不同比例配伍时不同时间点小肠渗透液中和肠灌流液中黄芩苷的浓度,计算黄芩苷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百分率(T)及表观渗透系数(Papp)以及肠循环液中黄芩苷剩余百分率(T),并采用t检验法与黄芩未配伍组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离体大鼠肠囊实验中,黄芩黄连在1:
本文研究了氮源和碳源对怀牛膝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怀牛膝细胞在添加不同氮源或碳源的培养基中培养18d,以60mol·L-1NO3-作为单一氮源时,细胞干重和多糖含量均最大,分别为32.5g·L-1和5.06mg·g-1;以总碳源浓度为45g·L-1、蔗糖和葡萄糖比例为1:1时,细胞干重最大,为42.73 g·L-1;以60g·L-1蔗糖作为单一碳源时,细胞中多糖含量最大,为5
尽管雷公藤内酯醇有多种药理活性并被广泛应用,但是它在人体内的代谢谱及代谢路径谱仍未得到确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体外鉴定雷公藤内酯醇在人和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和代谢路径。在NADPH存在的条件下,当雷公藤内酯醇与人肝微粒体、大鼠肝微粒体和苯巴比妥诱导后的大鼠肝微粒体孵育后,利用HPLC-UV和HPLC-MS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人肝微粒体中有3个代谢产物(M-1,M-2和M-3)出现,
目的:应用中药分离纯化技术从枇杷叶中提取纯化熊果酸,并其对人肝癌HepG2、人胃癌MGC803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光镜、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梯度,分光光度计检测caspase-3表达量。结果:熊果酸体外可抑制上述两株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spase-3表达量增加有关。结论:熊
目的:建立了同时测定藏药翼首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KromasilC18(250×4.6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2%醋酸铵水溶液(87:1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4nm,柱温40℃,流速0.8ml·min-1。结果: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回收率分别为101.06%、101.40%。结论: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藏药翼首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测定方法,亦为其质量标准
通过低能氩离子(Ar+)和氮离子(N+)注入介导野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基因组DNA在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中随机转化,获得了遗传稳定的生物合成甘草酸(GA)和(或)甘草次酸(GAs)的重组酵母菌5株,液体培养96 h,RP-HPLC测试其培养液中GA最高含量114.49mg/L,18α-GAs和18β-GAs最高含量分别为0.
目的:分析补肾抗衰汤复方对模式生物秀丽线虫寿命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观察野生型N2与daf-2、daf-16突变体线虫在不同浓度补肾抗衰汤处理后的寿命变化,并分析补肾抗衰汤处理后线虫中daf-2与如daf-16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高浓度补肾抗衰汤处理可以显著延长N2、daf-2、daf-16突变体线虫的寿命(P<0.01);补肾抗衰汤处理导致的daf-2、daf-16突变体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