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Ⅲ)和Ni(Ⅱ)在环境中的化学形态和微观结构研究

来源 :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7474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化学行为由其在环境介质上的化学形态和微观结构决定。在本文中,我们采用静态法和同步辐射技术研究了放射性核素 Eu(Ⅲ)和Ni(Ⅱ)在氧化物和粘土矿物上的吸附性质及其微观结构。
其他文献
环境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的迁移转化和生物特性主要由固相物质的吸附作用控制。在早期,人们普遍认为土壤/沉积物对HOCs的吸附主要表现为线性特征[1]。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许多致密的、芳香性的吸附剂,包括煤、石油、焦炭、煤灰、木炭等表现出扩大的、非线性吸附等特征[2]。煤是环境中一种重要的高聚物,由于受到不同地质变化过程(如温度、压力、物质来源、地质年代等)的作用, 不同原煤的吸附行为也因理
短链氯化石蜡(short-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 SCCPs)是碳链长度为10-13的石蜡烷烃经氯化衍生而成的的工业混合物,是许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大吨位精细化工产品。目前国际上有限的数据表明SCCPs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长距离的环境迁移潜力和低水生毒性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特性,因此被《斯德哥尔摩公约》列为候选POPs名单,正在接受审查委员会的审核和评
水系沉积物是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是矿物、岩石、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是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又称为底泥。河流中河水与底泥间重金属污染物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而底泥作为主要自净化产物,可吸附并滞留大量污染物,成为上覆水体的主要二次污染源。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是关键。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很多,有消解法(如湿法消解[1]、高压消解[2]、微波消解[3]等),干灰化法、熔融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不同的前处理方法直接影响着测定结果的准确性[4]。近年来,微波消解由于其简捷、快速及受基体干扰小而得到广泛应用。本实验使用JMP软件对标准物质GBW07445 设定了5 种酸体系、不同消解温度和停留时间进行
得克隆(Dechlorane plus,DP)是一种脂肪族氯系阻燃剂,由于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不提供自由电子)和阻燃性能,被广泛添加于电缆、电线和电脑连接器等产品的塑料中。尽管DP已有40 多年的使用历史,且年使用量高达4500 吨, 然而直到2006年, DP才在北美大湖地区沉积物及鱼体中被检出。随后,DP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包括中国)环境和人体中检出,已经成为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污染物。已有的研究
有机氯农药(OCPs)是一类具有“三致”效应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曾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并在土壤环境中普遍残留,已严重危害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已成为国内外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修复技术主要又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三大类。其中植物修复是目前最具有应用潜力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之一[1]。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修复技术(SEPR),即利用表面活性剂增溶洗脱吸附在土壤颗粒上的有
炭黑是一种由含碳生物质高温裂解得到的碳材料,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导致炭黑进入土壤和沉积物环境中。炭黑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影响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因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蚯蚓是一类典型土壤动物,它可以改善土壤条件,分解土壤中有机物质,增加营养物质的矿化, 并且可以蓄积土壤无机和有机污染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量。目前虽然已有一些炭黑对有机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影响的研究,然而,在食土蚯蚓作
污染土壤修复是目前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生物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环境友好、易降解、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其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得到广泛关注。皂苷(Saponin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表面活性物质,对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增溶、洗脱作用。然而,不同植物中提取的皂苷,其种类、结构和性质各不相同,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也会存在很大差异。本文研究了从无患子( Sapindus mukor
湖泊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的发生,外源磷的大量输入是重要原因。一旦进入湖体后,大部分磷将蓄积于沉积物中,二次污染的发生则取决于间隙水中溶解态磷在界面附近的浓度梯度分布以及固相磷向间隙水磷的缓冲能力。现有对沉积物磷的分析多数采用离心等主动破坏性的方式,同时受空间分辨率低的限制,不能准确获取磷在沉积物 -水微界面附近的分布及其动力学特征,沉积物磷污染机理的研究由此受到极大的阻碍。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 由于其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并且有浓度升高的趋势,同时对生物和人体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环境科学家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2009年的斯德哥尔摩大会将4-7 溴的PBDEs 列入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名单。虽然有很多关于PBDEs 在生物体中的研究,但是,对于影响生物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