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暨2015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ysse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1912例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人工肝联合抗病毒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CHB患者经不同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抗病毒治疗后发生病毒学突破的特点.方法 采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对147例经NAs抗病毒治疗发生病毒突破的CHB患者的血清进行HBVP基因区测序分析.结果 共有78例患者出现1项以上位点突变,检出率为54.73%(78/147),检出频次最多的前4位依次为:A181V/T 46次,M204V/I 26次,L180M 22次,N236T 18次.
一、研究目的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病肉芽肿及肝纤维化行程中Kupffer 细胞的作用地位及机制,本实验通过制备脂质体包裹的氯甲双磷酸盐(lLE-Cl2MDP),选择性剔除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中Kupffer 细胞,研究抑制Kupffer 细胞功能对日本血吸虫肝脏肉芽肿炎症反应以及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进展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演变规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慢乙肝患者,经肝穿活检术明确其纤维化程度,根据纤维化的进展分为两个阶段,早中期阶段(S0→S1→S2)与中后期阶段(S2→S3→S4),两阶段均按ALT分成A(ALT≤ULN)B(ULN≤2ULN)C(ALT>2ULN)三组。探讨两个阶段纤维化进展与ALT各组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 纪念中华医学会百年诞辰,提高我国肝癌防治科学水平方法 根据中医系统整体观和现代社会大卫生观进行回顾与展望。结果 今年是中华医学会百年诞辰(1915-2015)。中华医学会由著名医界前辈伍连德、颜福庆等发起成立,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37年由英美来华传教士发起成立的中国医药传道会和1886年成立的中华传教医学会(中国博医会)。博医会通过中外对比,将国人癌症低发的原因归结于我们民族的勤劳和以素食为
目的 通过予以绿原酸干预高脂饮食小鼠,探讨绿原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6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16只,普通饮食)、高脂饮食组(HF,16只,高脂饮食)和绿原酸组(CA,32只,高脂饮食+绿原酸)。喂养10w后,分别从上述3组中随机抽取8只小鼠处死。将绿原酸组剩余24只小鼠再次随机分为绿原酸组(CA,8只,继续高脂饮食+绿原酸)、停用
目的 研究HBx是否通过调节lncRNA表达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方法 利用lncRNA芯片及RT-PCR技术研究L02/HBx和L02/pcDNA3.0细胞株lncRNA表达谱的差异.选取差异最显著的3个lncRNA:TCONS_ 00006195、ENST00000557524、ENST00000508424,用RT-PCR法检测其在31对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肝癌及癌旁肝
目的 探讨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进行孕中晚期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母婴宫内感染阻断序贯以新生儿出生后注射免疫球蛋白(HBIG)进行母婴阻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178例入选孕妇分为替比夫定组、拉米夫定组、乙肝免疫球蛋白组和拒绝阻断组分别阻断,妊娠12周进行ALT、总胆红素、HBsAg、HBeAg滴度、HBV DNA定量、基因分型、耐药及NK细胞绝对值检测,新生儿出生后常规注射乙肝疫苗,并在出生当天,2周、
目的:探讨我国近现代名人的医学批判思想对于我国药物性肝病(DILD)防治的积极意义。方法:根据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理念与现代预防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结果:我国东汉班固《汉书 艺文志》中有谚云“有病不治,恒得中医”,并将医术归于方技类。在唐代文坛领袖韩愈眼中“巫医药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清代乾嘉年间上海才子张楠庄所著《何典》讲:“死病无药医,药医不死病。”被伟大领袖视为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的典范。
目的 探讨及分析药物性肝炎患者的致病药物和临床特征,评价可疑药物与疾病的相关性,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98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用药种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发生药物性肝炎的时间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系列表记分子进行综合分析。
目的:观察单纯血浆吸附与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药物性肝衰竭病例。所有病例入院后完善血常规、血凝、肝肾功、甲胎蛋白等检查。在标准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行单纯血浆吸附或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监测上述指标变化,并进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