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包(Crowdsourcing)是将一项工作在网络上分包给许多人共同完成。这项科技在过去十多年间,广泛地被应用在各种商业及科技发展上,并且快速地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态的社会科学调研工具。在心理研究上,至2017年三月底,Psyc INFO数据库中针对常用的众包网站Mechanical Turk(MTurk)作搜寻,可以得到357个结果,显示众包己经成为心理研究上被认可的工具之一。众包有许多优点。首先,众包网站能够帮助研究者接触广泛的被试,减少传统研究因为被试太过集中于在读大学生或是北美高等教育白人而被质疑的问题。再者,众包网站能够降低招募被试的过程中寻找特定对象以及取得足够样本所投入的心力及成本。此外,众包网站提供的各种工具,能够减少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包括建置问卷、解决金流问题、维持匿名性、进行跨国研究、筛选无效问卷等。然而,作为一个研究工具,除了具有优点外,信度及效度必须符合研究质量的要求。众包虽然大量地被研究者采纳,却也引起文献中的论战。有些研究认为众包的样本来源也存在偏差,样本的代表性并不如预期。也有研究指出,网络用户普遍容易不够用心或随机提供答案。再者,众包的工作者可能重复参与,而影响样本有效性。网站上也容易因为被试彼此分享问卷,影响样本独立性。最后,众包是一种有报酬的工作,这种以金钱为诱因的问卷,在代表性以及研究伦理上都存在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后续的研究提出各种实证数据或观点予以驳斥。这个反复辩证过程,不但未造成众包失去研究者的青睐,反而建立更扎实的理论基础。事实上,所有的研究工具,包括传统的电话、校园或社群内抽样,各有其优点及缺点。因此,研究者不应只是决定使用或排斥某一类型的研究工具,更重要的是了解其特性,了解这个取样方法是否能够为自己研究的有效性提供良好的支持。对国内的研究者来说,众包也提高了跨国研究的机会。研究者更容易招募其他国家的被试,能够提高国内研究在理论建构及普适性上国际化的能力及认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