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滞苏润江胶囊联合三色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14例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_ex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通滞苏润江胶囊联合三色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对照观察法,把11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通滞苏润江胶囊口服并局部外敷三色膏治疗,对照组以口服秋水仙碱治疗,对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进行静脉采血测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患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掌侧锁定解剖钛板治疗背侧压缩的桡骨远端骨折体会,评价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并分析自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采用Henry入路掌侧解剖锁定钛板治疗桡骨远端背侧压缩的C型骨折的手术治疗的62例,男27例,女35例,年龄29~70岁,平均51.5岁,根据AO分型:C1型骨折34例,C2型骨折18例,C3型骨折10例,利用锁定钢板的角度稳定性,以及桡骨远端背侧软组织的牵拉作用,恢复桡骨
会议
目的 回顾分析跟腱断裂术后切口坏死、感染、皮肤缺损应用皮瓣移位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1年3月到2015年2月共收治因跟腱断裂术后切口坏死、感染、皮肤缺损28例。跟腱断裂均为闭合性,本院手术后感染2例,余病例均为外院手术后。其中男性23例,女性5例,年龄,26---74岁,平均50岁。均因跟腱断裂行缝合修复术,术后切口2-5周出现局部皮肤变黑、液化、感染,跟腱外露。
目的: 细菌在内植物材料表面发生粘附、繁殖,形成生物膜,引起内植物感染是临床上导致内植物固定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内植物缺乏骨整合性能是另一个引起失败的原因。而目前常用的骨科内植物材料——钛缺乏抗菌能力和骨整合性能。本研究通过等离子体浸没、银离子注入(silver 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 Ag-PⅢ)技术对钛进行表面改性,在钛表面植入纳米银;重点探讨改性
目的 分析绝经前后低骨密度、高骨密度女性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对低骨密度、高骨密度人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下载公众数据平台NCBI下的基因芯片原始数据集NCBI-GEO DataSets-GSE56815,运用R/Bionconductor分析原始数据,选取差异倍数> 1.5,p<0.05的基因为差异表达基因;运用Medcalc及SPSS统计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47例病例,探讨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术在合并有寰椎枕骨化、寰椎沟环、寰椎细小椎弓根以及需要行寰椎后弓切除等特殊情形下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我们将既往认为不适宜行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的情形视作为特殊情形,包括:合并寰椎枕骨化者、寰椎存在沟环变异者、寰椎椎弓根高度小于4mm者以及需要行寰椎后弓切除者。
背景:外伤引起的胫骨下1/3骨折发病率逐渐增加,高能量引起的复杂、粉碎骨折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选择锁定钢板治疗此部分骨折,伴随而来的是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增多。术后骨折不愈合导致的患者行走疼痛、心理障碍、无法回归社会工作等问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加重社会经济负担。
目的 探讨急性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损伤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4-06诊治的急性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4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24例(非手术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8例(手术组)。
目的:观察采用钻孔减压自体松质骨打压植骨异体腓骨支撑术分别治疗激素型和酒精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回顾分析患者114例(132髋),其中:激素型股骨头坏死53例(62髋),男27例(30髋),女26例(32髋),年龄21-33岁,平均26.5±3.2岁,病史3 -6个月,平均4.2±1.1个月,ARCOⅠ期42髋,Ⅱ期20髋;酒精型股骨头坏死61例(70髋),均为男性,年龄29-35
目的:探讨自行研究设计的髋臼安装调节装置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位置安放不良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需行全髋关节置换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例和23例。 对照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不使用本髂臼安装调节装置,实验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本髋臼安装调节装置,余手术步骤与对照组完全相同。
目的 建立大鼠绝境后骨质疏松症模型,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股骨骨折愈合强度的影响。方法 以纯种SD大鼠为研究对象,共44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麻醉下实验组切除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PMOP),对照组行假手术对照(Sham)。大鼠4月龄时,麻醉下行双侧股骨干截骨建立骨折模型,髓内针固定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