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思想在儿科中运用举例"

来源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成立大会暨2015年全国中医儿科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763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治未病"思想近年来十分流行,政府支持,民众欢迎,可见其确有较大实用价值.此思想起源于先秦,形成于《黄帝内经》,经后来诸多医家的阐述和实践,日趋成熟,到如今可谓是蔚然成风.然后对于此思想的具体解释,却莫衷一是.本文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谈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儿科中的具体运用,治未病思想并不只是疾病预防,在儿童护理喂养、防病治病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应贯穿整个儿科疾病防治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治疗组69例,对照组给予保温、营养支持及光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茵栀黄颗粒和中医传统推拿治疗.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与黄疸消退时间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显著
磨牙症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症,现代医学对该症治疗效果欠佳,笔者用安胃饮加味治疗,疗效理想.现代医学认为磨牙症的常见病因是肠寄生虫病和胃肠道疾病:如蛔虫病、消化不良等;口腔疾病:如慢性牙周炎,咬合失常等;也有许多精神心理因素:如白天玩耍过度和学习紧张、情绪激动等等。所以临证之时,须详细向家长询问病情,四诊合参,针对病因治疗,以保证疗效。
急性扁桃体炎属于中医"急乳蛾病"病范畴,该病发病率高,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咽痛,吞咽困难.全身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纳差、乏力、周身不适等.望诊可见乳蛾红肿,表面可有黄白色脓点,重者腐脓成片.2012年《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证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明确了"急乳蛾病"的中医诊疗方案,方案中包括的证型有:风热外犯证、热毒炽盛证.升降散为温疫病主要方剂,瘟疫病病因为外感疫毒
收涩药物,长期以来,多数医家虑其有"闭门留寇"之嫌,在小儿腹泻中应用收涩药物时,慎之又慎,尤其在小儿腹泻初起更是不敢轻易使用,而仅仅局限于久泻滑脱不禁者,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收涩药物应有的作用.国家级名老中医温振英教授认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日,应师古而不泥古,借助现代医学知识,更好地发展中医.笔者有幸跟随温老学习,临床上贯彻温老的学术思想,治疗小儿泄泻时,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中西合参,合
目的:观察自拟"车葛楂苓汤"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儿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中药车葛楂苓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予西药蒙脱石散、庆大霉素颗粒口服.两组疗程均为5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车葛楂苓汤对小儿腹泻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小儿肌性斜颈又称先天性斜颈,原发性斜颈,俗称斜头、歪脖子,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造成的,常伴有大小不等的肿块,主要表现为患儿头向患侧倾斜,颜面部旋向健侧,颈部活动受限,若不及时合理治疗,畸形会随年龄增加而加重,并严重影响外观,对患儿和家长的心理及未来的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本病是新生儿及婴儿期常见病,早期及时适宜的治疗十分重要,笔者采用中医推拿按摩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取得较好的疗效,小儿肌性斜颈要
"穴位点刺"是祖国医学的传统外治疗法,本文通过对"穴位点刺"技术的方法及在儿科疾病中常用的几组穴位结合临床应用进行介绍,以推广这一简便、易学、价廉、效好,易于在基层推广的适宜技术.穴位点刺的穴位往往在神经末指和小血管较丰富处,而这些穴位不仅是接受刺激的感受点,也是神经的效应器。点刺腧穴可刺激穴位感受器的神经末指,沿外周神经向中枢发放冲动,传入之冲动经各级神经中枢整和调制,再经神经传至脏腑器官而发挥
目的:观察益气固本胶囊对脾气虚哮喘小鼠肺脏病理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小鼠分组造模后,予益气固本胶囊低、中、高剂量及适贝高儿宝颗粒灌胃.将肺泡灌洗液离心、染色后、光镜下进行白细胞分类;取小鼠肺脏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益气固本胶囊高、中剂量组能够明显减轻肺组织的损伤,改善肺组织形态特征.结论:益气固本胶囊可抑制脾气虚哮喘小鼠肺组织炎性浸润.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研究生命时间特性的新兴学科——时间生物学诞生了,不但方兴未艾,而且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不无几时,便跨进了医学领域.今日科学界高度注意的时间生物学,早在几千年前就被祖国医学所辨认,且久已应用于疾病的诊治中.上逆至古医学可知,祖国医学对时间生物学的发现认识应用要比现代时间生物学的产生早二千三百多年,仅从五脏受病的传变就可知一二.
在《中医儿科学》出疹性传染病中进行PBL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对策,为推广PBL教学法积累经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受到学生欢迎,对于培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