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镇痛临床和基础研究再思考

来源 :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q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刺用于镇痛,这是针刺疗法中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疗效最突出的适应证.关于针刺镇痛与针药复合麻醉:1958年,上海等地在针刺镇痛的基础上开展了针刺麻醉的小型手术.以后,全国许多单位在针麻下开展了大、中、小各种手术.目前认为,针药复合麻醉是一项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创新.1997年美国NIH召开针刺疗法听证会之后,2004年底,美国马里兰大学等课题组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一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报告,表明针刺治疗关节炎痛确有良好疗效.关于针刺镇痛临床研究的疗效评估,我们应该适应并应用循证医学"金标准"这种疗效评价形式,用严密的设计、严格的对照、规范的数据来论证和发展针刺疗法对于临床各类痛证的治疗效果.关于针刺镇痛实验研究的模型及指标,需要采用各种模型相互比较,同一模型中也应该有多层次的指标相互印证.应进一步重视针药结合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探索针药结合加强针刺镇痛的规律性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其他文献
痛风是因嘌吟代谢障碍产生过多的尿酸盐在体内沉积所致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伴有高尿酸血症和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病史.其病人关节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日久形成痛风结节.西药治疗副
会议
目的:观察针刺方法治疗高胆血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高脂血症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针刺足三里、合谷、中脘、天枢加口吸取血脂康胶囊,对照组:口服血脂康胶囊,两组疗程均为4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病,一般分为五种类型,其中神经根型最为常见.近年来笔者运用第二掌骨侧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疗效结果
颈性脑缺血是指椎动脉受压或周围的效感神经网受刺激,导致的椎--基低动脉有效血流量减少而致的脑组织缺血.本文运用针刺颈部配合脉冲电针治疗颈性脑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
本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针灸的特色该论题:1、针灸特色的表现2、保持与发扬针灸特色的重大意义3、在针灸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持与发扬针灸特色。
乳腺增生症是中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经大量组织形态学研究,乳腺增生连续、渐进的演变过程可导致癌变.多数资料认为其癌变率:囊性增生约为10%、小叶增生为1%-3%.近年来随着生
会议
针灸学科是创建于两千年前的古典学科.是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昌盛与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中华民族防病、治病的一种主要手段.早在一千多年以前,针
会议
目的:进一步揭开穴位和经络现象与实质,腧穴与周围神经的关系以及人脑在针刺的效应发挥和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的功能影像技术即SPECT和PET,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神经传导路
会议
灸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本文阐述了灸法的源流,灸法治疗免疫性疾病的疗效与规律。并指出当代灸法研究应。加强灸疗文献的整理;深入研究灸疗作用机理;注重研究艾灸取效的
椎间盘营养供应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被动扩散而来,一是终板途径,二是纤维环途径。营养供应减少是椎间盘退变的早期始动因素。椎间盘退变中期细胞外基质降解。基质降解(包括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