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氯沙坦干预作用的研究

来源 :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kw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和氯沙坦对其干预作用及机制探讨. 方法:1.选取医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30例.给予心衰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及氯沙坦50mg/d,观察对照组、心衰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血浆BNP浓度,上述3组取外周血经离心取中间单核细胞层,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内皮祖细胞(EPCs)数目.2.抽取心衰患者治疗前外周血,经离心取中间单核细胞层分离EPCs,进行体外培养,EPCs细胞实验分3组:①空白组;②氯沙坦组(10μmol/L氯沙坦处理);③PI3K抑制剂(10μmol/L氯沙坦+10μmol/L的PI3K抑制剂共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细胞穿膜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PI3K、Akt和eNOS蛋白表达等. 结果:1.心力衰竭者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VEF低于对照组(P<0.05),BNP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741,P<0.05),LVEF与之呈负相关(r=-0.679,P<0.05)。NYHAI级和II(级者EPCs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NYHAIII级和IV级者EPCs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心衰患者治疗后BNP水平降低(P<0.05),LVEF升高(P<0.05),EPCs数目增加(P<0.05)。2.心衰患者外周血EPCs培养实验,氯沙坦组MTT试验各时间点OD(535)值明显高于PI3K抑制剂组和空白组(r<0.05);穿膜细胞数目[(33.8±8.3)/个],大于PI3K抑制剂组[(17.3±5.4)/个]和空白组[(15.615.9)/个],(P<0.05);3.抓沙坦组AIt(1.37±0.31)和eNOS(1.24±0.28)相对表达量高于PI3K抑制剂组[Alt(0.99±0.25)和eNOS(0.81±0.21)]和空白组[Alt(0.91±0.24)和eNOS(0.87±0.24)],(P<0.05)。 结论:EPCs在心衰早期明显升高,而在心衰中晚期阶段明显减少。氯沙坦具有促进EPCs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与上调PI3K/Akt/eNOS信号通路中Akt和eNOS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本病例患者溃疡时间长,复杂性溃疡,入院前或术前完善MRI检查,评估组织感染层次,界限是否清楚,很有必要。臀部创面面积大,血供丰富,术中易出血,切口周围注射稀释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慢性感染性创面,采取中厚皮片网状皮植皮,既考虑到成活率,又顾及到后期外观、功能,对修复该类型创面是合适、有利的。
目的:探讨时间射血分数(TEF)于心功能不全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以左心功能不全为主的住院患者行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剔除急性心肌梗死、中量及以上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反流及明确束支传导阻滞,纳入研究对象计784例.TEF定义为心脏射血分数(EF)与相应时间段内心电图QRS波时限(单位:ms)比值,以0.625为低限切入点,按性别、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EF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压变异性、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109例CHF患者按NYHA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运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获取白天(d)、夜间(n)和全天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SSD)和舒张压变异性(DSD),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入院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另随机抽取56例同期住院的心功能代偿的心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①慢性心力衰竭患
探讨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本研究证实,中药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不仅仅能改善症状,更能改善预后,值得人们在心衰治疗加以运用和进一步探讨其机制。
目的:为探讨米力农联合西地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分析从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入选9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米力农联合西地兰治疗(治疗组)48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8例,观察两组心脏功能的改善,病程中脑钠肽(BNP)的变化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7%,治疗后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所致副作用
北京地区急性心衰登记研究(Beijing AHF Registry)是在北京地区多家二级和三级医院的急诊室中进行一项急性心衰治疗现状的调查登记研究.目的旨在了解急性心衰的流行病资料、发病情况、临床过程及救治措施及预后等资料,并进行研究分析,评价北京地区急性心衰的发病和治疗水平,探讨影响北京地区心衰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2016ESC心衰指南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中间范围(40-49%)心衰(HFmrEF)被单独提出,与LVEF保留(≥50%)心衰(HFpEF)和LVEF减低(<40%)心衰(HFrEF)区分开来;作为后两者之间的灰区,关于HFmrEF的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讨HFmrEF患者与HFpEF、HFrEF患者在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合并症、治疗、预后等方面的差异.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对慢性心力哀竭患者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入选2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扩张型心肌病13例,缺血型心肌病8例.所有患者符合CRT指南的I类适应证.观察患者行CRT术后6月、12月,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CR
会议
目的:探讨新活素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入院的老年AMI患者98例,年龄75-85岁,平均年龄79.32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拜阿斯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硝酸异山梨酯、低分子肝素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