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水体中亚硝酸与有机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大气环境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haoxian1988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激光闪光光解技术研究了大气水体中亚硝酸与有机污染物在光作用下发生的交叉反应.实验表明,大气云、雾中所含的HNO2在太阳光作用下会与芳烃、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相互作用,产生的活性粒子及稳态产物将对人体造成危害。
其他文献
本文从脱硫剂氧化镁的活性出发,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550℃~800℃高温煅烧制备的氧化镁,得出氧化镁活性与氧化镁制备温度及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鼓泡床脱硫实验得出活性
本文论述了我国钢铁行业烧结机烟气的特点和脱硫控制对策.分析了国内外的烧结机烟气脱硫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对旋流板塔湿法脱硫技术做了详细的论述,介绍了广州钢铁集团的烧结
为了了解北京大气颗粒物中碳质组分的污染特征,在清华大学采样点对大气PM10中的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总碳(TC)进行了近一年的连续在线监测.OC的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3.3~6
黑碳,碳质气溶胶中能吸收光的部分,是影响气候因素中最不确定但是却很重要的物质.黑碳来源于未完全燃烧的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除了对气候的影响外,碳颗粒物还被认为会对健
基于三维的对流-扩散方程,采用50×50×20米的高分辨率网格对广州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扩散的宏观分布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应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求解上述方程.模拟过程综合考虑
在收集2003年华南各种类机动车数目的基础上,利用SMOKE排放源处理模式计算了华南机动车污染物的日排放总量,并得到了机动车尾气排放源的空间分布图.结论:华南机动车尾气排放
2003年9月至2004年2月在西安开展了大气PM2.5和PM10中碳气溶胶的连续观测,并采集了三类主要污染来源样品(燃煤,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进行对比分析,采用IMPROVE-TOR方法准
湛江市大气首要污染物是PM10,研究立足现有资料和监测数据,参照各种经验公式和其它城市源解析的研究成果,针对湛江市颗粒物污染的特点和一般规律,对颗粒物来源进行初步分析和
对北京市西北城区一年四个季节大气气溶胶中的饱和烃进行了分离,并运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气溶胶中含有丰富的正构烷烃化合物.
本文阐述了NIES型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工作参数,探讨了激光雷达方程在沙尘暴监测中的应用条件,对激光雷达所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分别用光化学强度、后项散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