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椎间隙张开方向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nb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椎间隙后凸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59例Ⅰ~Ⅱ度退变性L4椎滑脱症患者,其中男28例、女131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3.7岁).根据在全脊柱侧位X片滑脱椎间隙的形态分为将患者分为椎间盘后凸型滑脱组和非后凸型滑脱组.测量的滑脱参数滑脱率、滑脱角、前方椎间隙高度、后方椎间隙高度、局部后凸角和滑脱节段活动度;测量的脊柱-骨盆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和矢状面平衡.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成功实施PFO+SHD+PAO术的手术前后护理要点,降低术后患儿护理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合并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方法:自2014年6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8例,年龄11岁--15岁(平均13岁),左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6例、右侧2例。入院后进行围手术期准备,完善相关检查,经CT检查发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臼为双间室且髋臼上缘
Objective: Using two different neurorrhaphy methods, end-to-side(ETS) neurorrhaphy and end-to-end(ETE) neurorrhaphy,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mechanisms of the baby-sitter procedure in delaying
目的: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创口严重污染、肌肉软组织大面积碾挫坏死的胫腓骨开放骨折的治疗极为棘手,截肢率可高达50%以上。即使早期彻底清创保肢,也由于大面积的肌肉软组织和骨块的清创后丢失、感染及血管的损伤导致反复多次手术,最终效果不能满意。本研究分享了我们采用此方法治疗这类患者的成功经验。 方法:2013年2月~2015年2月采用I期肢体短缩、血管重建联合Ilizarov骨牵张技术治疗高感染风险的Gu
目的:AO/OTA C型pilon骨折属高能量损伤,其中关节面严重粉碎缺损和软组织严重损伤使得治疗十分困难。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性观察外固定支架在治疗C型Pilon骨折的应用。方法:本组病人包括本单位收治的2011年3月至2015年5月43例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C型Pilon骨折,其中开放性骨折16例。闭合性骨折采用第一期急诊早期腓骨骨折钢板内固定,胫骨远端闭合复位、恢复胫骨长度,外固定架跨踝关节固
目的:评估后路脊柱缩短截骨术联合短节段固定治疗创伤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3年10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有症状的创伤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2.8岁.31例患者均采用脊柱缩短截骨联合短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术前及末次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s,VAS)和功能残障指数(Os
目的:探讨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伤椎邻近椎间盘损伤对骨折愈合及复位丢失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08~2010年在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AO分型A3型)患者.入选标准:1)均有胸腰椎正侧位片,骨折部位CT平扫加三维重建和MR;2)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3)术后随访≥24m.排除标准:1)伤椎下位椎间盘损伤和终板完整性破坏;2)伤椎固定.共35例纳入研究,其中伤椎位于T11 8例
目的 探讨带大隐静脉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在前臂严重挤压离断再植中的应用。方法 2009年6月至2014年10月,一期采用带大隐静脉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覆盖离断肢体部分创面并重建离断肢体远端静脉回流5例,年龄20~46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例,机器绞伤2例,渔船揽绳绞伤2例;损伤部位:前臂近端1例,中段3例,远段1例;伤情程度:3例为完全性离断,2例仅部分肌腱相连,所有患者离断肢体断面周
目的:分析骨盆环损伤不稳定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 自2008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治疗骨盆骨折112例.Tile分型:B型骨折57例,C型骨折55例,男性66例,女性46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38.3岁.所有患者遵循创伤控制的原则,病情平稳后,尽快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包括:外固定支架治疗,经皮骶髂螺钉治疗、前柱螺钉治疗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
目的:研究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对52例此类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和分析.均先经保守治疗,其中15例行前、中及小斜角肌切断及颈神经松解术.结果:保守治疗近期虽有一定疗效,但不理想.15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半,症状消失,均未见复发.其主要症状为头面部、颈肩部疼痛,患侧上肢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无明显外伤史.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的颈椎横突后结节,是颈部明显压痛点的位置.感觉障碍
目的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暴露困难,软组织条件差,手术体位限制均严重影响手术操作及疗效,选择合理外科治疗在切开复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尤为重要.方法 2010年6月~2014年5月共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2例,男 21例,女11例;年龄 20~65岁,平均45.1岁.术前常规进行CT检查,肢体跟骨牵引以利于软组织消肿及观察.手术时机伤后7~16天,平均10.2天,术前根据CT按胫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