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2011年春季第一场透雨过程分析

来源 :山西省气象学会2012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58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Micaps实时资料、、T639物理量场资料,分析了这次强天气过程中产生大降水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水汽条件等,总结了此类过程的预报着眼点,以期为春季透雨的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大降水是发生在冷暖气流交汇的大尺度环流天气背景下,其中500hpa的阶梯槽是冷空气东移南下的基本环流条件,低空700的偏南急流、850hpa偏东气流时本次过程的水汽输送通道,增强了辐合上升运动,地面锋面及鞍形场中气流辐合区的位置与降水落区较为吻合,中低层的垂直上升运动及辐合对大降水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700hpa云贵高原到四川盆地经陕西的高能区向我区输送,是这次大降水产生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阿根廷的定向无线电通信工程阿根廷胡胡伊(Jujuy)省东临智利,北接玻利维亚,该省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偏远的安第斯山脉。全省50万居民呼吁政府解决他们与外界的通信问题。要结束这种令人难以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在很多教学措施中都有体现,只有教师在日常化学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措施,并把这些教学措施积极地运用到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显著地提升。本文探讨了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教学措施。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教学;措施  高效课堂是当今教育的主流,也是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它的开展既减轻了教师负担,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
批评,在今天是一件很难的事。 大者如文化批评,在当今文化的大语境下,你只能“我注六经”,而不能“六经注我”,只能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大话、套话,而不可能有“发端之言”。小
路学与流动性研究极为重视道路与人类社会文化的关系研究,是道路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基础.国内外路学和流动性相关研究表明,以文化人类学为重心的路学研究关注道路建设和使用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逐小时自动站资料、TBB资料等,对2012年7月8-9日太行山南部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暴雨是由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锋共同
会议
  利用天气环流形势和各种物理量场特征,分析了2012年7月21日忻州市出现的历史罕见区域性暴雨及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及大暴雨天气过程形成原因:(1) 500毫巴图上
新疆农八师148团气象雷达站,从1993年春天开始筹建,于1994年5月28日建起了自治区第一座XOR—X波段数字化天气雷达.通过一年多的使用,在各项技术指标都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和要求
目的:研究大肠癌虚证(气血亏虚)和实证(湿热蕴结)蛋白质差异性表达,从蛋白质水平上探讨大肠癌虚实证的本质。方法: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虚实证大肠癌蛋白质,银染,PDQuest 2-DE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晋北地区18个台站1960年-2008年秋季降水资料,通过M-K突变曲线、滑动t检验法、累积距平法,3种气候突变检验方法对晋北地区
会议
  本文利用欧洲、T639资料及常规高空、地面资料对2009年8月21日阳泉地区暴雨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产生在低纬度副高西伸北抬和中高纬度高压系统东南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