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的无创性检查:CTA和MRA

来源 :全国血管性疾病介入新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e284818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周动脉病(peripehral arterial disease, PAD)指的是在主动脉分叉以远的下肢动脉的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PAD是55岁及以上老人主要疾病之一。PAD的最初表现通常是间歇性跋行。在少数病人,疾病可发展为严重的肢体缺血,可发生静息痛和组织坏死。在病史和临床体检的基础上,如果怀疑有PAD,通常测量来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es, ABIs)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CTA,即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是通过CT的薄层轴位图像结合多种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后处理,最终产生动脉的图像。MRA,即MR血管造影(MR angiography),与CTA类似,亦是通过MR扫描得到薄层的轴位图像,通过三维后处理技术,最终获得动脉图像。本文对CTA和MRA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简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和适应症的选择。方法:3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左侧12例,右侧17例,子宫峡部瘢痕妊娠1例。未破裂26例,有出血倾向4例。血B-HCG均高于正常值(51 IU/L)。B超均探及不均质软组织团块,孕囊大小平均2.8cm×2.1cm。采用seldinger 技术,超选择性患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经导管注入氨甲喋呤(MTX)和5氟尿嘧啶(5-Fu)后,用明胶海绵颗
目的:探讨输尿管良性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9例20处输尿管良性狭窄进行球囊扩张并放置双猪尾输尿管支架管。结果:16例成功,3例失败,失败者1例为迷走血管压迫,1例为纤维索带压迫,1例为输尿管极度迂曲导丝插入失败所至,16例成功者经静脉尿路造影及B超复查显示肾盂积水逐步缓解,肾功能改善。2例输尿管支架管尾端进入输尿管内,后经输尿管镜取出。结论:尿管良性狭窄的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
目的:探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PH)、上消化道出血的较佳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6年治疗的53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内科保守止血治疗199例,外科断流或分流手术治疗例123例,内窥镜套扎治疗76例,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介入治疗32例,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性脾栓塞(PSE)双介入治疗109例。结果:内科保守
目的:通过对胃癌肝转移的化疗和化疗栓塞,评价介入治疗疗效。方法:81例胃癌肝转移,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超选择性胃动脉造影及化疗和化疗栓塞后再行肝动脉造影,观察肝转移瘤血供类型,并进行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和化疗栓塞。结果:富血供转移15(18.52%)例,有效率86.67%;少血供转移66(88.48%)例,有效率48.48%,二组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富血供中位生存期11月。少血供中位
目的:探讨旋转DSA与常规DSA在动脉瘤瘤颈测量中的价值,为动脉瘤栓塞提供更丰富准确的信息。方法:分别对常规DSA与旋转DSA中动脉瘤的瘤颈进行测量。结果:旋转DSA与常规DSA在测量中存在一定差异,旋转DSA瘤颈显示更清晰,更准确。结论:旋转DSA能够较好的显示瘤颈。对动脉瘤栓塞意义重大。
咳血,是多种疾病的综合表现。咳血的临床经过非常复杂,有时少量的血痰是致死性咳血的先兆。大咳血病人可由于严重失血、血氧不足和窒息死亡。本文介绍了咳血的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内插管灌注和栓塞并经输卵管注药治疗输卵管双介入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超选择向靶输卵管内灌药。并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对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超选择子宫动脉造影,根据造影表现,对靶血管灌药、栓塞。结果:4例均获的成功,术后β-HCG 9天降至正常水平,B超检查未见孕囊。结论:双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是简便、安全、有效。
目的:探讨"2"型全覆膜、针织性覆膜、编织行覆膜三种类型食管支架临床应用特点。方法:透视下置入:"Z"型全覆膜、针织性覆膜、编织性覆膜食管支架于不同类型食管癌狭窄或合并气管瘘、纵隔瘘患者共153例。结果:支架均一次释放成功,术后各型均有不同疼痛,食管支架移位7例:"Z"型向上移位2例、编织型向下移位3例、编织型向下移位2例。结论:三种类型覆膜食管支架均适应于食管癌狭窄梗阻解除及瘘口封堵;(1)Z型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TACE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我科自2005年12月至今收治的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男40例,女8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48.3岁。总计66个病灶,直径2-12cm,平均4.5cm。全部病例均先采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1-6次,平均3次,最后经血管造影显示肿瘤组织呈乏血供表现。利用计算机三维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O2~O3混合气体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CT影像学变化。方法:4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腰背及下肢麻木疼痛,经CT或MR证实为椎间盘突出症,其中椎间盘突出型38例(中央型16例,偏侧型12例,神经根管型10例),膨出型6例,脱出型2例(为脱出游离型)。俯卧位CT定位,测量进针深度及角度,局麻下用18~21G穿刺针经皮穿刺椎间盘,实施盘内、脊椎旁间隙O2~O3混合气体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