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气酸沉降与土壤pH值变化趋势研究

来源 :第九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地生态系统是大气CO2 重要的源和汇,土壤碳库以1500-2500PgC 的储量成为其中最大的碳储库,约为大气碳库(750PgC)的2 倍,陆地植被碳库(650PgC)的3 倍[1].土壤酸碱性(pH)值是土壤的基本特性,也是影响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pH 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及数量,从而影响有机质的分解和CO2 的释放,改变土壤碳库储量.
其他文献
腐殖酸(HA)是土壤、沉积物、地表水及其它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天然源有机物.HA 含有芳香环、脂肪链类,羧基、羟基、酚羟基等多种官能团.HA 中的酚羟基、醌基氧化还原状态改变中可能与氧气产生自由基反应、生成活性氧自由基[1].此过程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可能有较大地影响污染物的环境归趋.
会议
随着纳米材料生产和应用的增加,大量的纳米颗粒被排放到环境中.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易于进入土壤接触并吸附有机污染物,使得其二者均在植物中积累,从而在农产品中引起潜在的安全隐患[1].目前,对于纳米颗粒暴露作物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尚不足以准确评估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带来的生态风险.研究纳米颗粒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作物吸收累积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可以更好地认识及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会议
随着核能的广泛利用,放射性物质偶有泄漏,如2011 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导致大量碘-131、铯-137 等的释放,给全球生态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放射性碘是核裂变的主要产物之一,最终会通过干湿沉降回到土壤中.碘在土壤中主要以阴离子形式存在(I-、IO3-等),迁移活性很强,环境风险很大[2],因此,探明碘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构建环境友好的高效阻控体系,对调控放射性碘的生态风险有重要意义.
会议
生物炭是一种由生物质在无氧或者缺氧条件下通过热转化过程得到的一种细粒度的多孔富碳物质.生物炭在土壤修复、清洁能源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和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成为目前研究热点.
会议
多环芳烃(PAHs)作为一种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其高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长期以来受到环境化学和毒理学等领域学者的关注.造成土壤环境中的多环芳烃超标主要来源有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长期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以及各类工业、农业和交通造成的有机物热解等[1].
会议
生物炭是由生物质在无氧或限氧条件下经低温热解产生的富碳物质,其使用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形成的亚马逊黑土.作为一种多功能性的环境材料,生物碳不仅是改良土壤结构性质、增强土壤固碳的优良添加剂,同时也是新型的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材料.
会议
近年来,由于四环素类抗生素被广泛地用于医疗业和畜禽养殖业,由此而导致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1].随着农业肥料的大量使用,抗生素和重金属普遍共存于农田土壤中,从而产生更强的生态毒性和更高的抗性基因丰度[2].土壤的不同组分,例如有机质、黏土矿物和水合氧化物是影响抗生素和重金属在环境中的流动性和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而吸附是控制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和转化的关键过程之一,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
会议
多环芳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环境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巨大的危害[1].根据苯环数量的不同,多环芳烃可以分为低环芳烃和高环芳烃,高环芳烃比低环芳烃具有更持久性[2].生物修复由于经济环保而被研究最多,但该技术存在生物可利用性低、容易受环境影响、与土著菌存在竞争等问题.为避免这些问题,本研究选择绿色高效的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以生物质炭为载体,在本实验室已有的融合菌株F14 的基础上,研究以生物质炭为载体
会议
抗生素广泛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和畜禽养殖业中的疾病预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一.人与动物不能完全代谢抗生素,因此大量的抗生素被排泄到周围环境中,导致环境介质如土壤、水体中抗生素的残留[1].
会议
酞酸酯(PAEs)是工业中常用的一种塑化剂,从20 世纪30 年代起在塑料制造业中广泛使用,涂料、润滑油、粘合剂、杀虫剂、包装品、化妆品等等中都有其应用.当其作为塑化剂使用时,PAEs 并不是以化学键的形式与塑料高分子相连,其在制造、贮藏、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可以从塑料制品中迁移到环境中,而酞酸酯在自然条件下光解、水解速率十分缓慢.因此PAEs 的残留可以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广泛地检测到.空气中的酞酸酯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