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夫碱修饰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Co2+的吸附行为研究

来源 :第四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青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后修饰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希夫碱修饰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Schiffbase,并将其用于废水中C02+的吸附行为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材料对钴离子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的准二级化学吸附,钴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256mg/g.此外,还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用于研究钴离子和UiO-66-Schiff base配体之间的配位模式,计算结果显示希夫碱配体可以从钴离子水合物[Co(H2O)6]2+和CHES-Co配合物[Co(CHES)(H2O)5]+中夺取钴离子形成 [CoLN(H2O)5]2+和[CoLo(H2O)4]+配合物.
其他文献
本工作通过简易的水热反应合成了3D球花状二硫化钢,并通过聚合反应合成了聚苯胺修饰球花状二硫化钼复合材料.二硫化钼是电负性良好的,物理形貌易于改变的二维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电负性适用于铀酰阳离子的吸附,因此本实验研究了不同形貌的二硫化钼对于铀酰的吸附影响,实验发现物理形貌的改变对于其吸附能力的影响局限于物理吸附的改变.因此实验进一步的对电负性的球花状二硫化钼进行氨基功能化,即用聚苯胺修饰球花状二硫化钼
硅藻土是一种天然矿物(主要成分是SiO2)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本文通过碱热方法合成一种新型硅酸镁/硅藻土复合材料(MSD)用于对U(Ⅵ)的去除.通过批实验,光谱学以及模型拟合来研究U(Ⅵ)在MSD上的作用机理.通过SEM,XRD表征手段表明在硅藻土表面生成了纳米线状的硅酸镁相.批实验结果显示在pH<5.0时随离子强度增大吸附量明显降低,说明在此pH范围内受离子强度影响较大.MSD对U(Ⅵ)的吸附率
由于聚多巴胺球表面拥有丰富的-OH、-NH2,易与金属离子鳌合,并且球体能够被轻松刻蚀掉,所以聚多巴胺球已经被广泛地研究作为活性模板组装核壳结构或者空心结构材料.本文旨在于采用简单的共沉淀方法在聚多巴胺球表面生长镁铝水滑石纳米片合成聚多巴胺@镁铝水滑石复合材料(PDA@LDHs).通过XRD,FT-IR,SEM/TEM和SEAD等方法核壳结构的PDA@LDHs被系统地表征.吸附实验表示,在298
腐殖酸可以通过大幅改变黏土(凹凸棒土)表面的电荷从而影响放射性核素U(Ⅵ)在黏土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而影响U(Ⅵ)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本实验通过荧光光谱、紫外等光谱技术对腐殖酸在黏土表面电荷、聚合行为、吸附行为和键和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腐殖酸样品的表征表面腐殖酸表面还有大量的功能性基团,比如羧基和酚羟基.电荷吸引和配体交换是腐殖酸和凹土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机理.与凹凸棒土结合后
为了理解颗粒物活性的重金属及污染物在藻华爆发期间的清除过程,本文通过测定了2016年7月长江口外东海海区藻华爆发期间四个水柱(两个藻华爆发站位,两个非藻华爆发站位)样品中溶解态和颗粒态234Th,210pb和210Po活度及其与颗粒有机碳浓度(POC)的关系,阐明上述三种核素在藻华爆发期间不同的清除过程.210po_210pb的不平衡程度强于234Th_238U,尤其是藻华爆发海域.234Th,2
采用电位滴定表征了漳州伊利石和茂名高岭土的表面酸碱性质,通过批吸附实验研究了固液比、pH值、离子强度和Np(Ⅴ)浓度等因素对Np(Ⅴ)在漳州伊利石和茂名高岭土上吸附作用的影响.与文献中不同产地伊利石和高岭土滴定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产地的伊利石和高岭土可能具有不同的表面酸碱性质.吸附实验结果显示,pH值对Np(Ⅴ)吸附的影响明显,而离子强度对Np(Ⅴ)吸附无显著影响.现有文献中的吸附模型并不能
铀是核能利用过程中的关键元素,U(Ⅵ)容易在地质环境中迁移进入生物圈,由于其化学毒性和放射性毒性,进入生物圈的铀将对生物和环境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从核能安全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开发新型功能材料对于环境水体中铀的清除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本工作制备、表征了琥珀酸功能化纳米二氧化硅(SA@SiO2),并考察了其对水体中U(Ⅵ)的吸附行为.与纳米二氧化硅相比较,SA@SiO2对U(Ⅵ)的吸附容量明显增强.采
铀是目前核工业中最重要的原料.铀资源的安全、稳定供应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然而,铀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自然界中已探明的、可经济开采的铀储量非常有限[1].此外,铀还是一种具有较强化学和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潜在的危害.因而,从各种含铀水体系中快速高效地分离和回收铀,对缓解我国铀资源短缺以及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2].本文利用氢
随着阴离子识别受体的发展,它已经成为超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阴离子在人类生命活动、医药、环境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锝的裂变产额约为6%,其在环境中常以高价态的高锝酸根阴离子形式存在,在环境中迁移流动性强、半衰期长、难以固定;锝的放射性核素99mTc在核医学方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所以对环境中的锝选择性识别与去除研究十分必要.高锝酸根和高铼酸根的质荷比相当,都具有离子半径大、电荷密度低的特点,因
传统的核素分离方法,如液液萃取法、固相吸附法等都是基于欲分离核素离子与其他离子之间的化学性质差别实现核素离子的选择性分离.因此,当应用于酸度高、辐射强度大、温度高、核素种类复杂等问题的乏燃料后处理环境时,现有的分离方法往往无法同时兼顾材料的稳定性和高的分离效率.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在放射性核素分离领域的应用有望改变传统的以萃取、吸附为主的设计思路,为在苛刻环境下放射性核素的高效分离和回收提供简便、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