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对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减毒作用的研究

来源 :2013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to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D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减毒作用.方法:42例拟接受至少两周期DP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DP组及DP加参附组,其中参附组在化疗周期前3天开始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连续10天.通过随机对照,观察参附注射液对DP方案毒性的影响.结果:参附组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毒性及呕吐反应均较DP组低(P<0.05).参附注射液对气虚痰湿型患者显示出良好的减毒作用(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轻D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的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毒性,对气虚痰湿型患者的减毒作用较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岩龙胶囊对Lewis肺癌瘤株转染小鼠瘤细胞的CD4和CD44V6的表达,从而探索其抑瘤和抗转移的机制.方法:将50只Lewis肺癌瘤株转染成功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岩龙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后第8天,岩龙胶囊各组均灌胃给中药,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顺铂注射液(DDP),阴性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共给药7天.药后继续观察7天
目的:从干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诱导肺癌免疫逃逸的角度,探讨扶正中药“肺积方”治疗肺癌的作用机理,为“扶正法”治疗肺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采用LL/2-luc-IDO肺癌细胞建立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肺积方组,1-MT治疗组,紫杉醇组,每组15只,每7天分别定期进行小鼠肿瘤体积、瘤质量、活体成像监测,动态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观察小鼠双肺转移情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健脾解毒方对裸鼠人肠癌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肠癌COLO-205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健脾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250,500,1000 mg·kg-1d-1)和阿霉素组(2 mg·kg-1·d-1).给药第21d,各组均处死荷瘤鼠,测量肿瘤大小及质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的MVD和β-catenin表达;ELISA测定血清中VEG
本文介绍了中药单药提取物和中药复方,在阻滞AIPC(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肿瘤细胞周期和抑制细胞转移方面发挥的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中医在辨证调理的基础上,可以减少西医的毒副作用,对慢性难治性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分析当前肿瘤疗效评价体系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建立符合中医药治疗肿瘤特点,客观、科学并能被国内外广泛认可和接受的疗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认为中医肿瘤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借鉴现代科研方法学,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将现代医学疾病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生活质量评价等指标纳入中医肿瘤疗效评价体系中.
目的:研究瑞香狼毒提取物Zp1111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对TGF-β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与抗肿瘤药效的关联性及其机制.方法:采用HPLC-MS技术对瑞香狼毒提取物Zp1102、Zp1103、Zp1105、Zp1111、Zp1113进行化学指纹图谱分析.MTT法检测这些提取物对体外培养人来源肝癌细胞的抑制率并计算IC;荧光报告基因法检测用药前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内TGF-β基因表达变
本文介绍了中医膏方的特点和在肿瘤病中的应用情况,在研究肿瘤放化疗常见毒副反应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医膏方在改善体质、补益虚赢、祛除疾病等方面发挥的独特功用.
近年来,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不断引入中医药研究中,在探索分析中医药知识和规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关联规则在中医病因病机、病症、证候及药物之间关系、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古今医案类方研究以及针灸处方、中药药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目的:探索吴良村治疗原发性肝癌用药规律及疗效评价.方法:从浙江省中医院吴良村教授的门诊病人中筛选95例原发性肝癌阴虚证患者,根据兼夹症状,对症施治,以两周为一疗程,一月后评价疗效.同时对190份医案中所用之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以期总结出吴良村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阴虚证的用药规律.结果:95例患者中疗效达临床控制2例,显效23例,有效60例.用药频率最高的5味药为三叶青、茯苓、北沙参、鸡内金、枸杞子,
目的:明确茶多酚胶囊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探讨茶多酚抑制肺癌新生血管生成机制.方法:以116例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茶多酚胶囊为观察药物,与参一胶囊、恩度、空白(单纯化疗)组进行对照观察,观测指标为临床有效率、临床获益率、中医症状、免疫指标以及肿瘤新生血管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结果:四组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改善方面,茶多酚联合化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