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纳米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来源 :第十八届电子信息技术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原位纳米力学测试系统对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常用硅单晶材料进行纳米压痕实验,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比较不同生产厂家单晶硅材料的弹性模量(Er)、硬度(Hardness)等主要力学性能参数.在纳米尺度下观察硅单晶片表面压痕形貌变化,分析硅单晶纳米压痕接触深度(hc)、接触刚度(S)、最大压深(hmax)和接触面积(A)等实验测试数据.
其他文献
针对工业控制计算机无法适应海洋恶劣环境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ompactPCl的密封加固传导海洋电子信息计算平台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低功耗、板载CPU和内存传导加固式主板,首先论述了整机的架构设计,然后详细阐述主板、电源、时钟的设计要点,最后提出整机结构的密封和散热措施.该海洋电子计算平台可以达到IP65防护等级,能够在户外淋雨环境下正常工作,可广泛应用于机载、舰载、海上浮台等海洋领域特殊
对电缆长度测试仪的校准,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标定好长度值的电缆(标准电缆)进行,但此方法存在测试点固定、电缆容易老化和易拉伸等缺陷,校准范围和适用性受到限制;本文通过对常用的电缆长度测试仪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时域反射原理),利用数字延时器模拟脉冲传输反射过程,提出一种校准电缆长度测试仪的方法;对其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其特点进行阐述,并进行了方法验证;此方法克服了采用标准电缆校准方法的缺点,采用常规设备
文章叙述了将秒表检定装置SJ-3A的信号,通过自行设计的信号转换部件(时间继电器触发控制仪)转换成被校时间继电器延时计数的控制信号,从而解决时间继电器的校准问题,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简要阐述了频谱分析仪1dB增益压缩点的产生原因和测量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分析了GJB/J5859-2006《宽频带频谱分析仪检定规程》中单源法和双源法测量频谱分析仪1dB增益压缩点的过程及原理,并使用双源法对E4440A频谱分析仪1dB增益压缩点进行校准,得到了双源法具有测量范围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针对加速度计究竟能否测量重力加速度,能否利用基于加速度计测量重力特性实现弹道导弹引爆高度的确定,什么情况下才能采用重力或重力梯度辅助纯惯性导航提高导航精度等工程应用中的诸多困惑问题,建立了加速度计测量力学模型,剖析了加速度计的测量本质,探讨了重力加速度和重力梯度测量的方法和辅助纯惯性导航的意义,得出一些对工程设计有参考意义的结论:纯惯性导航的运动载体中,采用重力梯度辅助惯性导航的方法较之采用重力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音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于数字效果器在音响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效果器可以增强音响效果,达到更好的音质,给人们带来更高品质的音乐享受.本文设计的方案主要采用WAVEFRONT AL3201BG DSP作为音效处理芯片,CIRRUS LOGIC CS4245作为立体声信号的编译码器(CODEC),ST STM8S005K6作为MCU控制芯片,74HC595D作
本文针对高压换流器类器件的辐照敏感参数,设计了辐照试验在线测试方法,应用研制的高压换流器辐照试验在线检测系统,开展了一种高压换流器SWM012的辐照试验,获得了该高压换流器辐射效应规律,分析了引起性能参数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抗辐射改进措施,为该类器件的抗辐射性能验证和加固设计提供了参考.
针对目前微机电系统密码锁中鉴别器结构复杂、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原位焊接型单次试开密码鉴别电路.N bit的密码鉴别电路,由2N(N级、每级2个)个焊接型TMS-OFF开关,按照每级"二选一"的逻辑,N级级联构成.将焊接型TMS-OFF开关(OFF态到ON态单向切换具有不可逆特性)与具有熔断特性的保险丝按照装定密码对应的电路关系进行连接,构成了原位焊接型单次试开固态密码锁.利用焊接型TMS-
传感器是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器件,压电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中的重要分支,已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系统监测、国防军事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基于低温共烧陶瓷技术的多层压电陶瓷元件具有极高的压电常数、小型化的体积、批量化生产的优点,将其用于压电传感器会大幅度提高电荷灵敏度、减小传感器的体积;设计制造出了高达400pc/g、固有频率超过50kHz的压电传感器,具有优异的性能.
针对高精度伺服系统使用齿轮传动会产生齿隙误差的问题,采用了基于两个Elmo驱动器和一个消隙控制器的伺服控制系统.通过双电机消隙算法计算消隙电流,使一个驱动器工作于速度模式,另一个驱动器工作于力矩模式,从而消除了齿隙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通过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环的PID控制算法实现了系统精确及快速定位.该技术已经在高精度伺服系统中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系统定位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