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囊性病变HMRS分析

来源 :首届国际医学影像学暨介入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颅内囊性病变1H MRS特征,评价1H MRS在颅内囊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52例颅内囊性病变,单体素1H MRS 采集52个病灶,其中I~II 级胶质瘤8例、成胶质细胞瘤9例、转移瘤13例、脑脓肿10例、表皮样囊肿4例、蛛网膜囊肿5例、脑囊虫病3例。PRESS(TE135ms/270ms)定域序列采集病灶中心。 结果:1)8例I~II级胶质瘤仅显示Lac峰。9例成胶质细胞瘤除了Lac峰外,4例低的Cho和NAA峰,2例Lip峰。2)转移瘤13例,7例仅显示Lac峰,6例Cho峰,3例低的NAA峰,6例Lip峰,3>10例脑脓肿除了Lac峰,9例显示AA峰,6例Ace峰,5例Suc峰,5例Ala峰,2例Lip峰,没有Cho和NAA峰.4)4例表皮样囊肿显示Lac峰,1例Lip峰,5蛛网膜囊肿中2例显示低的Lac峰,1例Lip峰.脑囊虫病3例,显示Lac、Ace、Suc、Ala 峰;没有AA、Cho 和NAA 峰。 结论:颅内囊性病变共有Lac峰,没有特性。AA峰结合Ace、Suc、Ala峰对脑脓肿诊断特异性高。Ace、Suc、Ala峰提示脑寄生虫囊肿存在可能性。MRI结合MRS有助于对颅内囊性病变的定性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CT及B超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肿瘤50例,术前均经CT与B超检查,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平滑肌肿瘤分四型,本组50例中腔内型20例,腔外型13例,腔内外型5例,肉瘤型11型,胃平滑肌母细胞瘤1例。结论:在发现肿瘤方面,CT与B超同样敏感,在肿瘤的定位、定性,恶性肿瘤对周围脏器的侵犯及有无转移方面,CT优于B超。凡消化道出血病人,经内镜或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肺结核89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非糖尿病患者肺结核连续病例20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摄有胸部平片,部分患者行CT和MRI检查。结果:①观察组病变可位于各个肺区,但位于中叶、舌叶和下叶基底段的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观察组中以实变和空洞多见,对照组中以纤维条索、结节、斑块影多见,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血糖有效控制
目的:提高对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的认识,增强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4例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均经病理证实,回顾分析其胸片、CT、MR征象及其临床联系.结果:本病是少见而易误诊疾病,与其它气管支气管病变有类似临床和影像学表现,CT和MR对其鉴别有很大帮助。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CT及MR动态增强、MR的T2WI对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靶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常规扫描采用层厚10MM,扫描视野36CM左右,标准算法重建,靶扫描采用小FOV(16-20CM),层厚2-5MM,P=1-2,重建时重叠50﹪,用标准算法及骨算法两种重建。对同时具有两种扫描方法并经手术切除,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及经抗炎治疗后复查的6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扫描与靶扫描在显示孤立性肺结节征象与诊断准确性的差异。结果:60
目的:探讨实变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简称BAC)的CT表现特点.方法:对13例病理证实的实变型BAC 的CT征像及其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BAC中,多发肺叶或肺段实变10例,单发肺叶实变2例。单发肺段实变1例,实变肺肺内密度低于心肌7例,血管造影征或血管高密度征7例,支气管气像征10例伴枯树枝征6例,实变肺肺周见蜂窝肺征9例,磨玻璃征7例,多发小结节3例,少量胸水2例,肺门淋巴结肿大及肺
目的:本组研究目的是应用HRCT获得肺实质密度和容积平均值及变化率并将其与肺功能检查进行统计学对照.方法:80名无吸烟史及呼吸病史的健康志愿者中73名完成了HRCT和PFTs检查且肺部无异常阴影.59例PFTs的TLC﹪、RV﹪、FVC﹪、FEV1.0﹪、DLCo≥80﹪和≤120 及RV/TLC≤35﹪纳入正常组其中男25人.女34人年龄19~54 岁平均年龄34.05±1.22)。18例呼吸科
目的:研究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错颌畸形患者。在行矫治前均行螺旋CT横断扫描和三维重建.结果:3D Bone重建可以多角度观察上下颌骨的发育形态及牙列情况;最大密度投影法(HD-MIP)及表面遮盖法(SSD)可透明观察阻生埋伏齿、及牙根情况;三维软组织重建观察肌肉情况;多平面重建(MPR)、曲面断层(Curve)等可观察牙根、牙列等情况.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出血的MRI 表现特点。方法: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出血15 例,男9 例,女6 例,年龄29~60岁,平均40.5 岁;15 例全部行MR 平扫, 14 例行增强MR 扫描。结果:肿瘤征象与出血征象并存12例,表现为灶样出血型;无肿瘤征象只表现为出血征象3 例,其中结节肿块型2 例、环型1 例。出血灶在T1WI 为点状、结节肿块样或环型高信号;T2WI 以高信号为
目的:探讨1H MRS对脑胶质瘤放疗后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例有脑胶质瘤脑部放疗史,而临床及CT、MR检查难以判断肿瘤放疗效果的患者,进行1H MRS 检查。结果:放疗后3-6个月治疗有效3例,表现为Cho下降或明显下降,Cho/Cr明显升高;放疗后1年以上肿瘤放射坏死6例中,NAA、Cr、Cho、明显降低或消失;1 例2年后肿瘤复发出现明显升高的Cho 峰。结论:1H MR
目的:揭示TIA后短T1信号产生的病理基础。方法:将13只15minMCA闭塞-再通时间的大鼠模型,于不同时间点观察短T1信号出现的时间、部位,并进行相关组织学检查。结果:7只大鼠模型出现短T1信号,其中4只出现在皮质区,2只出现在皮质区和基底节区,1只仅于基底节区出现.皮质区短T1信号主要与出血有关,基底节区短T1信号主要与吞噬脂肪的巨噬细胞的脂质沉积有关.结论:TIA后短T1高信号出现的部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