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趋同、政策导向和稳定增长

来源 :深圳大学,哈尔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经济贸易与信息化委员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sk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就是想讲投资趋同,宏观政策导向与经济增长联合起来,试图揭示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制与回落的原因。为维持不同宏观经济基本面下的稳定增长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基于奇瑞汽车集群案例研究,研究采用“群体划分—关系强度—结构位置—属性辨别—权力特征”的角色判定方法,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网络角色角色划分为领导核心成员、中介成员、外来俱乐部成员、守门人以及孤立点等五种类型,研究发现企业在集群网络中的角色具有显著异质性:(1)境外转移企业依靠巨大的“网络权力”通过中介作用和守门人作用,深刻影响集群网络的构建;(2)由于建厂时间较短,部分规模和实力领先的企业未必能够成
会议
出口升级是现阶段增加国家出口产品竞争力和增长动力,降低国际经济动荡风险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引入产品技术复杂度和产品质量从产品间和产品内两个维度数量化产品之间的差异,构建产品质量提高(跳得高)和产品技术复杂度提高(跳得远)的出口产品升级分析框架,指出跳得高和跳得远在我国出口产品升级过程中同等重要。企业出口产品升级路径及其升级后生存差异是我国出口产品升级路径选择及其区域差异的来源,是企业与其所在“空间
知识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知识创新已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珠三角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为知识创新提供了重要载体,知识溢出又反过来促进两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可以提高区域知识创新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文章运用区位熵、全局莫兰指数以及标准差椭圆的方法,分析2004-2015年珠三角和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集聚
新兴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形成新的增长路径的重要选择。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从区位机会窗口、相关多样化、技术关联与产业分叉、外部联系与全球链接、政策与制度支持等方面梳理了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的经济地理机制。认为加强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并研究构建综合性分析框架、加强不同区域和产业之间的对比分析、加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案例研究与理论提升应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企业是区域创新的主体,而认知临近是区域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借鉴Hidalgo et al.的方法计算产业间的技术关联来衡量认知临近性.采用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知网版)》来获取行业数据和专利数据,以专利与行业匹配所获取的各行业专利申请量测度城市产业创新能力.结合行业内企业竞争强度、企业创新投入、政府政策支持、市场自由化水平和FDI的溢出效应
特定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新动能转换的关键要素。在大规模定制时代,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产品研发和工程制造能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全球竞争领域日趋多元化,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体现为领导型企业对客户需求的感知和转化能力,以及利用本地市场规模和拓展国际市场空间的双路径生存与创新能力。本文以中美创新能力对比为出发点,对本地创新集群和全球创新网络的相关文献和理论脉络进行溯源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集聚区,集群内部互动与外部联系所形成的(跨)区域创新网络的内在结构及其演化,对创新驱动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公布专利数据,利用UNCINET、ArcGIS等软件,定量刻画长江经济带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其网络结构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发现:创新网络演化受到了多维邻近性的驱动,地理邻近显著促进了集群内成员之间、邻近集群间的合作创新,而企业与外部的创新合作深
本文介绍了京郊三个村庄在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中,资源循环与生产消费模式变迁的关系。这三个村庄分别是(1)集聚了为城市提供废品回收、分拣和再生利用的外来人口的东小口村;(2)通过自主城市化,建成产业、居住、教育和休闲娱乐一体化混合城市社区的郑各庄村;和(3)以草莓种植为主业的辛庄村。通过展示不同时期村庄发展与城市资源再生产业升级改造的过程,研究揭示了城市化转型过程中废物管理所面临的独特困境,以及营建可持
会议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与交易成本解析违法建设的演变过程,违法建设的形成可以被视为一个“空间交易——无法完成交易——进行新的交易”的经济过程。把违法建设视为一组权力束作用的结果,即违法建设形成的逻辑是“政府力”、“市场力”和“社会力”的合力变化改变空间的交易成本,导致违法建设的产生。并以广州市荔湾区某社违法建设为案例,分析违法建设空间的形成是政府、市场、社会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政府制定一系列违法建筑相
会议
2013年,中国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社会的主流观点认为,在国内经济增速下滑、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中国试图构建以自身为主导的全新国际贸易体系,利用过剩外汇储备向外输出过剩产能.经过2014年的战略完善,2015年与2016年的战略实施,中国并未表现出通过“一带一路”向沿线国家大规模倾销的行为,而是选择在国内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随着蒙内铁路、印尼雅万高铁、德黑兰至马什哈德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