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印度洋偶极子的季节性位相锁定及其可能原因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gshengs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60年1月~1999年12月Hadley气候预测和研究中心的全球海表温度资料和改进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第三代海洋环流模式以及1949年1月~1999年12月NCEP/NCAR月平均海表面大气距平资料,采用资料合成分析和数值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从发展到成熟的特征.海表温度异常的分析结果表明,正、负热带印度洋偶极子的强度和发生强偶极子事件的次数都在北半球秋季达到最强、最多,与季节循环存在位相锁定.偶极子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此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海洋表面的大气强迫对激发印度洋偶极子有重要作用.由此设计了12个敏感性试验研究在相同大气异常强迫下1~12月大气气候基本态对印度洋偶极子的作用,结果发现大气气候态对偶极子的强度有很大影响,其中9月的大气气候态最有利于印度洋偶极子达到最强.因此,大气基本态是偶极子成熟位相锁定在秋季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太阳紫外辐射不仅对大气(光)化学和地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包括人体健康在内的地球生态系统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新建的中国紫外辐射观测网,首次从全国范
会议
本文利用重建的中国东部71站1880-2005四季温度距平序列,通过EOF分析得到了两种最基本的模态:东部一致变化和关内关外相反变化.这两种模态不随季节变化,而且在不同时期也是稳定
会议
本文利用MM5模式对香港地区的海陆风进行了显式数值研究,模拟的风向、风速和温度与站点的观测值比较一致,较详细地分析了海陆风的日变化规律和三维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香港地区海
会议
本文采用二维分档云模式对观测得到的气溶胶谱进行对数正态分布拟合,对比背景大气气溶胶分布讨论了扬沙和沙尘暴这两种不同等级的沙尘天气对云和降水的影响.模拟的结果表明:(1
会议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3岁,初教-6飞行员,飞行时间335h。因反复眩晕1个月入院。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原因出现眩晕,视物旋转,走路摇晃,伴恶心、呕吐、四肢乏力、全身大汗。无明
本文利用西南地区96个测站近40年的月降水资料,采用主成分、旋转主成分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西南地区年降水量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西南地区的西部高原
会议
本文利用TRMM卫星测雨雷达(PR)的探测结果,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上的降水平均廓线与东亚及热带降水平均廓线的异同.结果表明:高原深厚弱对流降水占降水样本的近90%,对总降水量的贡
会议
我部自2001年11月开始新兵训练工作以来。始终把新兵的心理卫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心理素质训练列入军事训练之中,开展新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本文采用1959~2004逐月降水资料和小波变换方法,对陕西近46年来的降水变化时间序列进行分区域的小波变换分析,揭示了陕西三个不同的气候带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分析了
会议
本文为研究大棚蔬菜遭受冻害的气象预报服务指标,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开展气象服务,2004年冬季在陕西关中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棚内外温度对比观测,运用统计方法建立了不同天气类型下棚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