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试验研究

来源 :第一届布鲁氏菌病国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免疫布鲁氏菌病疫苗的牛羊开展抗体检测,掌握布鲁氏菌疫苗免疫抗体变化规律,为制定牛羊布鲁氏菌病合理的免疫监测方案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选取布病阴性的牛开展S2和A19 疫苗的免疫试验,免疫后第15、30、45 天采血,分离血清.选取布病阴性的羊开展S2 疫苗免疫,在免疫后第7、15、30、45、135 天采血分离血清.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方法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此外,对使用S2 疫苗免疫的6 个试点县牛羊开展免疫抗体检测,并应用RBPT 方法和cELISA 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对免疫A19 疫苗的牛,在免疫后第15 天、30天、45 天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25%、87.5%和77.08%,免疫S2 疫苗的牛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33%、66.67%和50%.免疫S2 疫苗的羊在免疫后7、15、30、45 和135 天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47.37%、52.63%、31.58%和0.6 个县临床应用S2 疫苗免疫牲畜,结果显示,对免疫24 天至49天后的牛开展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阳性率为62.9%,而羊的免疫抗体阳性率为61.4%.RBPT 结果与cELISA 结果符合率为89.7%.结论 注射A19 疫苗的牛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高于口服S2 疫苗,免疫S2 疫苗后24~49 天,平均抗体阳性率水平超过60%,免疫后30 天左右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高峰.因此评价疫苗的时间可以重点关注免疫后30 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血液系统受累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等,提高临床医生对布鲁菌病的认识.方法:选取2011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布病科收治的布鲁菌病患者1036 例,其中布鲁菌病血液系统受累患者274 例,无血液系统受累患者762 例,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布鲁菌病血液系统受累患者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48 例,
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作为激活羧基的活化剂,使用水溶性的CdSe/ZnS 核壳结构量子点,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的作用下,将CdSe/ZnS 核壳结构量子点与布鲁氏菌全菌蛋白进行连接.将合成的CdSe/ZnS 核壳量子点-布鲁氏菌全菌蛋白偶联物作为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荧光标记物,制备出一种可用于快速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试纸条.应用该试纸条检测布鲁氏菌病患者
[目的]确定布鲁氏菌病Tb 噬菌体增殖培养、传代、保存及灭活的生物学参数,为科学繁殖和正确使用布鲁氏菌病Tb 噬菌体提供参考.[方法]预先将200ul 布鲁氏菌A19(1010CFU/ml)接种100ml TSB 培养基,按37℃、200rpm 振荡培养不同时间(0h、2h、4h、6h 和8h),分别加入200ul Tb(105RTD),在振荡培养不同时间点(12h、24h、48h 和72h)分别
近年来,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已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健康发展,为全面了解当地畜间布病流行状况,科学判断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确保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及时有效控制布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沂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15 年在本辖区内持续开展牛羊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工作,先后发放调查问卷200 份,免疫奶牛场、从外地调运进行育肥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是一种新的能够常温扩增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具有反应快速、特异性强等特点。本研究以布鲁菌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布鲁菌Basic-RPA 检测方法,并使用临床样本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了应用评价。实验结果表明Basic-RPA 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但灵敏度低,不试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利用RPA 方法可以常温扩
布病检测给采样以及检测人员带来潜在危险。我们利用多聚甲醛对细菌的杀灭作用,纯化可能的布鲁氏菌DNA,再通过常规PCR 进行无害化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纯化后检出阳性样本率为100%。实验结果表明无害化处理具有一定可行性。
目的 从四川省某奶牛场9 份疑似感染布鲁菌病的奶牛乳样中进行布鲁菌病原分离鉴定及遗传特征分析。方法 使用常规细菌学方法、PCR 和AMOS-PCR 鉴定疑似布鲁菌分离株的种型,并使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locus variable-number tandem-repeatanalysis,MLVA)进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2 株布鲁菌疑似菌株并鉴定为牛种3b
目的 通过分析2008 年至2018 年呼伦贝尔市职业性布鲁氏菌病(职业性布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特征,为防治职业性布病提供经验.方法 收集2008 年1 月至2018年7 月呼伦贝尔市职业性布病245 例报告卡信息资料,对职业性布病的一般情况、流行病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359 例非职业性布病进行比较.结果 职业性布病与非职业性布病患者两组中男性
会议
[背景]布鲁氏菌病(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世界各地的人畜共患病,在全球多个国家发生和流行,在我国布病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布病在我国出现反弹趋势,给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挑战.由于我国牛羊养殖数量庞大且相对分散等多方面原因,对于动物布病的相关发病数据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目的]了解我国奶牛布病的流行状况,为制定布病防控措施及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根据过去5年(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