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CT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1230_yuz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Stellar光子探测器双源CT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其图像质量及诊断支架再狭窄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过去一年于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200例,支架共309枚,采用两种层厚进行图像重建,A组采用0.5mm层厚重建图像,B组采用0.75mm层厚重建图像,由两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四分制计分法评价支架的显示效果(0分:支架伪影严重,支架管腔显示不清,无法做出诊断;1分:支架伪影较重,支架管腔显示尚可,可以做出诊断;2分:支架伪影较轻,支架管腔显示可,可以做出诊断;3分:支架显示清晰,无伪影,支架管腔显示清晰);200例病人中19例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该部分患者冠状动脉CTA两组图像对支架内再狭窄诊断的准确性;ISR定义:支架置入段,范围为支架两端5mm之内的管腔,如果该段管腔减少多余或等于50%;支架以缘的管腔如果没有造影剂的充填,或者远段显影不佳,也认为远有ISR或者支架闭塞的存在,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空化微泡效应促进糖尿病小鼠缺血骨骼肌血管新生的作用和可能机制。 方法:制作db/db小鼠右下肢缺血模型术后3天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对照组(Control)、超声组(US)、微泡组(MB)、超声加微泡组(US+MB)四组,治疗后即取右下肢肌肉HE染色,其余小鼠治疗后7天同时行RT-PCR、Western-Blot检测P选择素、ICAM-1、VEGF表达及免疫组化骨骼肌VEGF表达。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微泡爆破是否能促进静脉移植脂肪干细胞归巢,并改善糖尿病小鼠下肢缺血。方法和结果 制作db/db小鼠右下肢缺血模型,分为5组:PBS组、Sham组、超声+微泡组、超声+微泡+ASCs组、ASCs组。
目的 探讨Herlyn-Werner-Wunderlich综合征(HWWS)的影像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的11例HWWS患者资料,行腹、盆腔CT和(或)MRI检查,分析其影像特征。
目的探讨植入性假牙对MRI头部扫描图像的影响方法患者15列,所有的患者安置了不同金属材质的假牙,大部分都是属于金、镍、钛等材质,其中单颗假牙3列,多颗假牙12列,上颌假牙9列,下颌假牙6列。
目的 探讨TACE后24-48hIVIM参数、ADC(0,500)、ADCtotal变化率评估疗效的界值,比较IVIM与mRECIST对预测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的效能。
目的通过总结移动式DR在新生儿病房摄影中的应用病例,探讨移动式DR在新生儿病房摄影中与CR比较具有的优势与特点,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病房摄影的图像质量,更好的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服务;方法 1.1摄影设备:采用上海联影公司的uDR370i移动式DR.
目的 探讨胸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MR影像变现特征及病理特征,以提高疾病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10年-201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ESFT病例的影像资料和病理、免疫组化资料,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病灶分布于全身胸外多个系统,其中腹部3例、盆腔1例、食道1例、小脑1例、脊柱1例和眼眶1例。
目的 应用静息态低频振幅算法探讨原发性失眠(primaryinsomnia,PI)患者在不同频段(Slow-4:0.027~0.073Hz,Slow-5:0.01~0.027Hz)大脑自发活动的变化.
目的 探讨在相同辐射剂量下,两种双能CT技术虚拟单能谱图像噪声指标的异同方法 将12只5ml针筒装含碘15mg/ml对比剂和12只5ml装生理盐水分别放置于仿真体模头、胸、腹部的上、下、左、右4个方位。分别行双源CT和能谱CT扫描,经后处理分别获得40~140keV共7个能级虚拟单能谱图像(VMS双源和VMS管电压)。
目的CT在腹部结构成像中的优势64层以上3D容积数据采集使腹部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各向同性显著提高,其快速扫描模式不仅能减少呼吸、胃肠蠕动及心脏大血管搏动所产生的伪影,而且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儿童及不合作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