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长荣教授治脾胃病八法

来源 :中国(福建)第八次海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中药材产业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ac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俞长荣对脾胃病深有研究,颇有独得之见。总结了治脾胃病八法:建中补虚,温中散寒,调和肝胃,调和肠胃,益火生土,健脾止泻,调和肝脾,滋养胃阴等,对临证颇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内经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神即以心为舍宇”即以心中气血为保护,有时心中气血亏损失其保护之职,心中神明遂觉不能自主而怔忡之疾作矣,心病伤于惊气,心气伤则气分错乱于
他兼通中西,兼通史学、哲学、政治学,人文素养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全面发展。他以探讨政治学理论主流的博士论文在西方一举成名,返国后又以少时的国学典籍功底和严格的社会科
慢性胃炎在胃病中的发病率居首位,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病变过程中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有一定癌变倾向,国内外同仁对此病的治疗都十分重视,特别对肠上皮
少阳病的病位在半表半里,然而,半表半里究竟在哪里?虽然先贤已有所指,但显得笼统,只是概念上的抽象病位,在脏器并未见予以确定,与现在医学科学的认识有着相当的差距。随着中医药现
从“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的源流剖析“一分为二”与阴阳概念的关系,强调阴阳是一种关系,动静关系、位置关系是阴阳关系的基本参考系。
医话,是中医交流和传授学术经验的重要论文形式之一,是医家用笔记或短文形式写成的临症体会、研究心得、传闻鉴故,以及有关医药问题的考证结论等著述。《华报》是民国福州备受知
目的:观察我校心理卫生支援分队阶梯式行进至高原(西安—拉萨—羊八井—拉萨)过程中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为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我国历史上僧人行医者甚多,两汉以降,最负盛名者如玄奘、义净、鉴真等,既是高僧又是大医。僧医著书立说者亦代有人在,如隋朝释智宣著《发背论》,梅深师著《梅师方》、《梅师集验方
吴又可为瘟疫学派的代表医家之一,他提出的治疗瘟疫的方法,综合了着眼病位、清热祛下,保津养阴,随证灵活变化专方等方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为有效控制瘟疫作出了重要贡献,吴又可对急
对《伤寒论》阳明病篇相关条文进行归纳与分析,明确阳明病不单纯是实热征,而且还有虚寒证。确立阳明虚寒证,可使《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更加完整地涵盖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纲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