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干预前后对比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bianwo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干预前后剖富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对比情况,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管理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1 1年10~12月196例及2012年10~12月21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出院病例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PSI评分和CURB-65评分联合降钙素元(PCT)检测对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我院呼吸科的CAP患者,入院后采用CURB-65及PSI进行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组,同时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三组的住院时间及死亡率,评价比较其有效性,对比两种评分系统对判断CAP病情及预后的灵敏性、特异性.
会议
目的 通过建立重症肺炎大鼠模型探讨重症肺炎可能发病机理.方法 取5只大鼠为对照组,20只为模型组;通过气管内注射,模型组接种肺炎克雷伯杆菌菌液,对照组接种生理盐水.每天监测SaO2和胸部X光;于注菌前0h、注菌后24h (24h)、造模成功时(对照组于注菌后72h),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检测IL-8、IL-1 B、TNF-a浓度和对CD3+、CD28+、CD152+和CD95+、CD178+T淋巴细
会议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ALI)发病机制中炎症介导肺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时氧化相关基因Nox1的转录调控机制,阐明以TNF-α为代表的细胞因子与Nox1基因、活性氧(ROS)的相互关系以及转录因子SP1参与Nox1表达调控作用.
会议
目的 观察六味补气胶囊对肺气虚证模型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干预,探讨六味补气胶囊对肺气虚证的作用.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2组采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和烟熏复合刺激制作肺气虚证大鼠模型,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取肺组织、胸腺、脾脏,电子天平称重.
会议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48例病原学阳性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动脉血氧分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及细菌清除率.
会议
目的 观察我院经病理学确诊肺真菌病的病原学分布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4年6月~2013年3月在我院经病理学确诊为肺真菌病病例共59例,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7年"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并经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送病理学确诊.
会议
目的 筛选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初始化治疗中的低耐药潜力方案,评估其能否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方法 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法(MCS)筛选低耐药潜力方案,于观察组试用1年,对照组治疗方案由病区医师依据个人经验拟定,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方法统计2组HAP抗菌药物使用数据,评价对AUD、HAP初始治疗有效率的影响.
会议
目的 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是防止医院感染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对呼吸内科ICU氧气湿化液进行细菌学检测,持续质量改进,预防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采用医院感染管理的目标性监测方式,2012年每季度到呼吸内科ICU采样,随机抽取使用中氧气湿化液,备用氧气湿化液以及消毒后的湿化瓶湿化液,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学检查.检出细菌者视为不合格,未检出细菌者视为合格.
会议
目的 研究宜春市袁州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为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80例符合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180例患者病原体检测阳性共有79例.其中检测出单一病原体感染为69例,2种混合感染10例.
会议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对96例资料完整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病人进行回顾性评价分析.病人分成药物治疗组和单纯灌洗组,治疗组48例病人给予全身抗炎支持治疗,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及局部注药:对照组48例病人给予全身抗炎支持治疗并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