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补气胶囊对肺气虚证模型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影响的作用机制探讨

来源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x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六味补气胶囊对肺气虚证模型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干预,探讨六味补气胶囊对肺气虚证的作用.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2组采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和烟熏复合刺激制作肺气虚证大鼠模型,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取肺组织、胸腺、脾脏,电子天平称重.
其他文献
目的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在世界各地出现.本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全面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以便指导临床上的合理用药.
会议
目的 探讨吉林地区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优势病菌的分布及药敏特点,为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4例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学及药敏进行回顾性研究.
会议
目的 比较穿刺针常规胸腔穿刺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穿刺,单腔与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穿刺中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1月在我科住院期间行胸腔穿刺引流胸腔积液患者75例,按治疗方法分为穿刺针常规胸腔穿刺(常规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穿刺(单腔导管组)及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穿刺(双腔导管组),就其安全性、可行性、导管阻塞发生率、再次置管率、
会议
目的 通过观察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联合肺泡灌洗液(BALF)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探讨对肺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14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分为三组,肺结核和支气管结核(结核组)357例、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支炎组)398例、支气管肺癌(肺癌组)385例;
会议
目的 探讨非粒细胞缺乏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血清中IL-17、Dectin-1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分别搜集23例确诊及临床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的外周血清(IPA感染组)和23例健康人外周血清(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清中IL-17及Dectin-1的含量,并同时测定两组受检者外周血G试验、GM试验、白细胞及CRP的水平,随访患者预后,分析血清IL-17水平和IPA特异
会议
目的 遗传因素与肺结核发生相关,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探讨P2X7受体1513和-762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EBSCO、Elsevier 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和CNKI数据库中关于P2X7受体1513和-762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文献,分析等位基因与肺结核易感性的OR值,并行发表偏倚和敏感度检测.
会议
目的 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是常见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抗菌素及体位引流是有效的治疗,难治性肺部化脓性感染的患者需要局部引流或外科手术,但外科手术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探讨经支气管镜选择性大容量肺灌洗治疗难治性肺部化脓性感染的临床价值.
会议
目的 研究PSI评分和CURB-65评分联合降钙素元(PCT)检测对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我院呼吸科的CAP患者,入院后采用CURB-65及PSI进行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组,同时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三组的住院时间及死亡率,评价比较其有效性,对比两种评分系统对判断CAP病情及预后的灵敏性、特异性.
会议
目的 通过建立重症肺炎大鼠模型探讨重症肺炎可能发病机理.方法 取5只大鼠为对照组,20只为模型组;通过气管内注射,模型组接种肺炎克雷伯杆菌菌液,对照组接种生理盐水.每天监测SaO2和胸部X光;于注菌前0h、注菌后24h (24h)、造模成功时(对照组于注菌后72h),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检测IL-8、IL-1 B、TNF-a浓度和对CD3+、CD28+、CD152+和CD95+、CD178+T淋巴细
会议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ALI)发病机制中炎症介导肺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时氧化相关基因Nox1的转录调控机制,阐明以TNF-α为代表的细胞因子与Nox1基因、活性氧(ROS)的相互关系以及转录因子SP1参与Nox1表达调控作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