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Ⅱ)/双膦胺/甲基铝氧烷体系催化乙烯齐聚

来源 :中国化工学会2014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che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甲基、异内基及叔丁基为取代基,合成了3种双齿型双膦胺配体,并与Pd(Ⅱ)作用形成催化剂,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存在的条件下,催化乙烯齐聚反应;利用H NMR、元素分析及质谱对配体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d(Ⅱ)催化剂的活性可达8.94×104g/(mol·h),α-烯烃选择性可达87.87%,其中1-丁烯选择性为84.31%.
其他文献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LPG)的差异和原料来源,结合我国乙烯工业裂解原料的现状与制约因素,迸一步分析饱和LPG作为乙烯裂解原料的优势和工艺流程,规模化使用LPG裂解原料的乙烯装置比使用石脑油裂解原料的传统乙烯装置具有烯烃收率高、单位乙烯能耗低、碳排放减少、燃料消耗低等优势.规模化使用LPG原料裂解生产乙烯,是探索我国乙烯工业原料轻质化和多元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以高哌嗪(HPZ)为模板剂合成MCM-22分子筛.采用水热晶化法,通过调节晶化时间、HPZ/SiO2、OH-/SiO2、 SiO2/A12O3、H2O/SiO2等合成参数,可以合成高结晶度的纯相MCM-22分子筛材料.该体系中还存在MCM-49、ZSM-35和ZSM-5分子筛的晶相,适宜MCM 22分子筛晶化的条件范围为:HPZ/SiO2=0.2~1.0,OH-/SiO2=0.08~0.15,Si
利用松原市天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6kt/a甲醇装置对PAN-01型天然气一段炉转化催化剂进行了工业应用中期标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碳比3.5、装置负荷105%~107%的条件下,转化气中甲烷含量低于1.1%(φ),达到设计指标甲烷含量低于3.5%(φ)的要求,满足后续工段的需要,且催化剂运行稳定.
介绍了中国石化南化集团研究院自主开发的NC310型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及其优异的性能,包括较高的活性、较低的活性衰退速率、较高的甲醇选择性和较低的杂质含量以及优异的催化性能,并对该催化剂的工业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
概述了天然气制氢技术的产业现状,对成熟天然气制氢工艺包括天然气水蒸气重整工艺和天然气部分氧化工艺进行了对比.对正在研发的天然气制氢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国内外在水蒸气重整工艺方面的差距及催化剂的发展目标.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添加铜促进剂的镍基天然气预转化催化剂;利用SEM,BET,XRD,H2-TPR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75.6m2/g,孔径分布主要在2~5 nm,主要还原温度为350~370℃.利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500 h实验过程中,天然气转化率一直保持在13%以上,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
以四丙基溴化铵为模版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ZSM-5分子筛,并对其进行酸处理;研究了模版剂用量对合成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丙烯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四丙基溴化铵)∶n(Si)=0.020-0.100时,丙烯选择性最好.
采用超声技术将催化剂组分锚定于煤基材料上,在固定床上研究了催化剂的煤气化效能.实验结果表明,反应200min时,超声技术所制备的CS-K-ZD(ZD为准东煤)催化剂上煤炭转变为气相产物的转化率为45.00%,而传统浸渍法制备的IWI-K-ZD催化剂上转化率仅为13.20%,同时前者的甲烷生成量电高于后者;研究还发现,超声技术制备的CS-Ca-SH(SH为胜利煤)催化剂上煤炭转变为气相产物的转化率和
论述了生产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的聚合工艺及其催化剂体系,并且从应用领域对我国UHMWPE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综述了近年来UHMWPE的研究状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的同时,应加大对催化剂和适合加工产品需要的加工设备及技术的研发.
综述了极低密度聚乙烯树脂(VLDPE)的结构、性能、应用情况及国外各大公司的生产技术及产品.VLDPE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于常规量的共聚单体,为材料提供了优异的柔韧性,在薄膜、医用、电线电缆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国内技术发展的限制,市场产品全部依赖进口,我国应尽早开发出密度小于0.915g/cm3的产品,实现VLDPE的工业化,填补国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