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制氢预转化催化剂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化工学会2014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1594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添加铜促进剂的镍基天然气预转化催化剂;利用SEM,BET,XRD,H2-TPR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75.6m2/g,孔径分布主要在2~5 nm,主要还原温度为350~370℃.利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500 h实验过程中,天然气转化率一直保持在13%以上,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
其他文献
探讨了检修过程中,对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聚合物一厂丙烯腈装置的部分塔、换热器及蒸发器进行工程清洗的技术研究.首先分析影响丙烯睛系统中聚合物产生的阻聚剂、PH和反应系统等因素,并介绍了高压水清洗 、化学清洗的工艺流程,最后论述了专业公司生产的分散类药剂清洗方法步骤。
概述了液相加氢工艺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美国杜邦公司Iso-Therming工艺、中国石化SRH和SLHT液相加氧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对于氢耗较低的加氢过程,液相加氢工艺有很好的反应效果.并指出液相加氢工艺取消了循环氢系统等设备,能够降低投资成本和能耗。液相加氢工艺还可以大大减少高压设备,在减小装置占地面积的同时,能够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和安全风险。液相加氢工艺技术成熟,适应于加氢精制、缓和加氢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反应条件对DL0822分子筛催化剂上稀乙烯低温芳构化反应性能.采用TG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在350℃以上时有利于乙烯的转化和芳构化,乙烯含量越高,催化剂上初始芳烃含量越高,但稳定性越差,低空速有利于催化剂保持高活性和稳定性.最后考察了DL0822分子筛催化剂在稀乙烯低温芳构化反应中的寿命和积碳情况.
开发了低渗透油藏用纳米乳液增注体系,对自制的纳米乳液增注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的纳米乳液粒径小于100nm,与现场注入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在含量为0.1%(w)时,界面张力达到了5.286×10-2mN/m,防膨率达到了92%以上.同时,纳米乳液能将岩心的润湿性由亲水往中性润湿方向改善;乳化发泡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乳液具有较好的抑制乳化发泡的能力;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乳液能明显
非粮燃料乙醇的原料供应模式和生产模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规模及生产成本,是非粮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对我国非粮燃料乙醇产业链中的原料供应模式和生产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展望,并对我国非粮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LPG)的差异和原料来源,结合我国乙烯工业裂解原料的现状与制约因素,迸一步分析饱和LPG作为乙烯裂解原料的优势和工艺流程,规模化使用LPG裂解原料的乙烯装置比使用石脑油裂解原料的传统乙烯装置具有烯烃收率高、单位乙烯能耗低、碳排放减少、燃料消耗低等优势.规模化使用LPG原料裂解生产乙烯,是探索我国乙烯工业原料轻质化和多元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以高哌嗪(HPZ)为模板剂合成MCM-22分子筛.采用水热晶化法,通过调节晶化时间、HPZ/SiO2、OH-/SiO2、 SiO2/A12O3、H2O/SiO2等合成参数,可以合成高结晶度的纯相MCM-22分子筛材料.该体系中还存在MCM-49、ZSM-35和ZSM-5分子筛的晶相,适宜MCM 22分子筛晶化的条件范围为:HPZ/SiO2=0.2~1.0,OH-/SiO2=0.08~0.15,Si
利用松原市天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6kt/a甲醇装置对PAN-01型天然气一段炉转化催化剂进行了工业应用中期标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碳比3.5、装置负荷105%~107%的条件下,转化气中甲烷含量低于1.1%(φ),达到设计指标甲烷含量低于3.5%(φ)的要求,满足后续工段的需要,且催化剂运行稳定.
介绍了中国石化南化集团研究院自主开发的NC310型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及其优异的性能,包括较高的活性、较低的活性衰退速率、较高的甲醇选择性和较低的杂质含量以及优异的催化性能,并对该催化剂的工业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
概述了天然气制氢技术的产业现状,对成熟天然气制氢工艺包括天然气水蒸气重整工艺和天然气部分氧化工艺进行了对比.对正在研发的天然气制氢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国内外在水蒸气重整工艺方面的差距及催化剂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