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再生研究

来源 :2008年生物炼制技术交流和产业化研讨大会暨第三届全国化工应用技术开发热点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zcj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玉米秸秆纤维素为原料,在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NCI)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中成功地制备了性能优异的再生纤维素膜材料.对再生纤维素膜进行了FTIR、SEM、WAXD和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等表征.结果表明,AMIMCI和EMIMAc都是玉米秸秆纤维素的非衍生化优良溶剂;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从纤维素Ⅰ到纤维素Ⅱ的晶型转变;再生秸秆纤维素膜结构均匀致密,力学性能高,在AMIMCI和EMIMAc中再生的玉米秸秆纤维素膜的力学强度分别达119 MPa和47 MPa;再生玉米秸秆纤维素膜的热力学稳定性高,初始热分解温度高于250℃.本文实际上提供了在离子液体中,从农业废弃物中生产再生纤维素材料的清洁工艺.
其他文献
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利用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驯化后的混合菌种为研究对象.在间歇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价态的铁及不同浓度的二价铁离子对其产氢效能的影响.实验发现,不同价态的铁对混合菌种的厌氧发酵产氢均有不同
会议
常压下在0.8%硫酸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硫酸铁对玉米秸秆粉于80~100℃搅拌、蒸煮回流预处理,反应对原料中纤维素成分破坏程度小,有效促进半纤维素水解,并对随后酶解有明显促进作用.
会议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能源,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固体酸催化剂可同时催化油脂和脂肪酸制备生物柴油,同时还具有环境友好、易于和产物分离等优点.本文综述了沸石分子筛、
以高效产氢新菌Biohybactium R3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以乳糖作为底物时,不同的乳糖浓度和不同的pH对R3的产氢效能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发现,R3能很好地运用乳糖为自身的营养物质进
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了生物质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醚(DME)的催化剂,考察了固定床中温度、压力、空速等工艺条件对二甲醚合成性能的影响,同时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法对合成DIME反
会议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氢氧化钠预处理、菌液用最、时间及pH对香蕉杆降解的影响.各个因素对降解菌LⅡ的影响顺序为预处理>菌用量>pH>水解时间,最佳条件组合
会议
林业生物质中所储存生物质能的利用与转化对于解决世界性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木质纤维素的特性,分析了国内外纤维素乙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材料内部的应力集中通常导致材料的失效,对材料内部应力场和破坏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新型材料的设计开发。对钨基复合材料材料内部应力场进行研究,结合钨基复合材料材料特有的组织
会议
通过进行断口观察、金相检验、化学分析、硬度检验等,分析了导致Crl2MoV模具在线切割中产生开裂的原因。热处理引起材料内的残余应力较大,线切割时残余应力重新分布,在模具线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