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与文化技术:在图书馆和博物馆中启蒙的本质

来源 :第九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在其创造和传播过程中,驱动了共同的人类文化.在不同的时间和文化中以不同的形式和形态存在图书馆、档案馆、画廊和博物馆(GLAMs),已被证明是在时间和空间上传播文化的最佳载体,但这些载体往往也十分脆弱.史密森学会提供了GLAM世界的一个缩影.史密森学会和史密森学会图书馆通过大规模数字化、学术交流、社交媒体,吸引不同受众、公立或私营合作伙伴,以数字学术、馆藏保存、实习、研修和教育等方式参与,以访问馆藏的例子,将说明图书馆和更广泛的GLAM社区在这些领域可以大有作为.在过去的20年里,新技术扩大了这些记忆保存机构的服务范围,促成了图书馆的跨界合作.与此同时,这些技术对整个世界的相关性构成挑战.与此同时,围绕GLAM馆藏的选择与使用的长期实践也正在经历这些机构内部和外部参与者的质疑.技术为GLAM机构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将彼此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手段,将分散的馆藏联合起来,让更多的新受众参与其中,从而增强GLAM机构对这些馆藏的了解和知识.数字人文(或更广泛的数字学术领域)和新设想的图书馆服务为今天的图书馆员和其他文化遗产专业人员创造了新的机会.未来图书馆员,既需要对技术有深入和广泛地理解,也需要在特定学科领域拥有坚实的基础.对历史使命的调整,新受众的期望以及技术创新貌似毫不留情的扫荡,不应该被视为现存的威胁,而应该被视为这些人类自然延伸的演化以及在未来得以生存的机会.
其他文献
《四明尊尧集》是一本政治色彩较浓烈的著作,它的直接矛头指向王安石及其朋党.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陈瓘对王党的宣战书.编纂此书,一是为了指正绍圣史官据王安石《日录》改修《神宗实录》,“变乱是非,不可传信”;二是为了反思己过,改正错误,发“刍荛之言”,抒“畎亩之志”;三是为了著作藏之名山,传之四海,既让后人看到王安石的“诬君之习”,又让后人看到陈瓘的正直之气.事实证明,《四明尊尧集》的编纂,对当时及后世产
1933年,由鲁迅、郑振铎编印的《北平笺谱》成功出版,是对中国传统笺纸艺术的一次集中展现,堪称中国木刻艺术的一座丰碑.本文从编印缘起、搜集过程、编辑体例、艺术评价等方面对《北平笺谱》的编辑出版过程予以梳理和研究.
文学期刊研究一直是文学界和出版界关注重点.近年来,区域文学期刊研究也呈现方兴未艾之势.陪都重庆文学期刊也引起史学、文学、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极大关注,相关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主要集中在期刊史料钩沉,以文学为本位的期刊文学研究及传播学视阈中的期刊研究.未来的陪都重庆文学期刊研究还可在书籍史学、心态史学、大数据研究方面进一步拓展.
从影响图书版权贸易生态环境的整合视角看,40年来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可以划分为自发自为的探索期、快速发展的上升期、理性趋稳的成熟期等三个接续而又跃升的不同时期.从中可见图书版权贸易具有集经济、法律与文化等多向度跨国(地区)交流活动的本质特征,与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尤其是出版体制的改革、国内立法保护以及参与国际共同保护的法制化进程、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等产业环境变迁同步而协调地加以推进.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
通过从《唐船输出入品数量一览1637-1833年》中提取载运汉籍唐船的出帆地,发现在顺治年间福建出帆的唐船运载书籍多,是出口汉籍的主力,建阳的衰落导致福建无书可供出口,1724年后唐船出帆地大部转移到了乍浦,在五六十年时间里,出口书籍规模大、数量多,反映了江南书籍市场的一个样态.湖州书船成就了乍浦在汉籍外销中的特殊地位.
借助技术与科技,新媒体在客观条件上加速了出版生态的转变,编辑在内容出版、策划的工作中亦会面临很多新难题和挑战,编辑身份定位模糊,编辑角色也面临消解与重构的风险.本文通过梳理发现编辑角色的内涵随着媒介物质载体的流变而不断更新,在新媒体引导的“数字化出版”转型期,编辑角色亟须从“编辑经验”“互动结构”和“媒介化”三个维度出发,在新的出版生态下,重新定位编辑角色以避免身份的模糊性.
民国出版史上,开明书店创造了图书高质量的奇迹.本文认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出版方针,是开明书店图书高质量的前提条件;“不重数量重质量”的竞争策略,是开明书店图书高质量的关键所在;“俊彦云集大家辈出”的编辑队伍,是开明书店图书高质量的根本保障.
进入20世纪之后,为打破在华各国外文报刊对新闻报道与文化传播的垄断地位,中国政府部门、政党机关、文化团体和知识分子群体开启了自主创办并出版英文报刊的历史,力图建构自主的新闻出版传媒,推动中国文化自主向外传播.本文在文献史料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简要概览中国自主出版英文报刊的历史并概述刊物基本特征,进而揭示出它们在中国出版及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本文考察了上海沦陷时期名取洋之助创办的太平印刷出版公司,同时论述了出版公司运营中与太平书局、《女声》杂志的关系,以历史描述的方式,揭示在上海沦陷时期一段与出版相关的历史.
国学类图书出版产业的繁荣受政府支持、社会倡导以及学界引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媒介融合的传播环境中,国学电视传播是国学出版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国学电视传播推动国学热向多面延伸,向纵深推进,这不失为推动国学类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一个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