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2016’第十五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行的教学内容、方法已不能满足培养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阐述了课程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旨在培养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新理念;从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和教材三个方面规划了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引入翻转课堂、O2O教学模式,课程设计采用分组、题目自拟的方式进行,增加了虚拟实验教学环节;基于新的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规范了课程新的考核办法.以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探索了一种新的教学改革模式.
其他文献
根据慕课规律和顶层设计的思路,重新梳理了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体系,提出的课程建设方案为:基于知识点内容组织课程体系,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风格,编写"PPT+Word+视频"风格的教材,满足多层次学习者的需要,安排一些"翻转课堂"的研讨项目,实验环节精心设计,通过视频和多媒体来呈现完整过程,建设专门的网站,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走完一个完整的减速器设计详细过程.
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和方式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高校是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其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通识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它是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的一种重要理念.国内高等教育传统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要特征,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中国目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何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是现代高等教育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识教育改革的探索
针对传统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条件,对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行了改革,构建新的实验体系,为提高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课程实验是高等教育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应用知识进行实践的过程,改革完善现有机械设计实验内容及实验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作用,对提高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机
《测控仪器设计》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专业课,文中分析该课程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以创新训练项目为载体,结合开放性实验,立足毕业设计的一系列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并以目前的实践情况验证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通过分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以各种大学生创新大赛为引导,合理分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体系的时间安排;通过《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授课过程启发学生对创新大赛、实验设计和课程设计相关内容的思考,打好理论基础和创新设计的前期准备;通过分层、多样化、柔性的实践设计题目选择,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创新和实践空间;通过强化课程设计的过程
随着现代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机械设计类人才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合当前的发展需求.针对目前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对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先进的现代设计方法、技术和工具引入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和实验教学环节中,突出"以现代设计为手段、以工程项目为背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理念,从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
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目导向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依托,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导向的教学改革研究,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ISEC项目培养目标,在分析当前ISEC项目双语课程教学考核和评定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外课程教学考核情况,就ISEC项目双语课程教学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评定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和建议,以加快更加全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机械原理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创新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机构创新设计能力的重要途径.文中将TRIZ理论的创新思维方法引入,引导学生采用创新思维方法处理机构设计中的问题,建立创新设计方案.利用最终理想解建立机构创新设计的理想解,如果不能直接实现理想解,进一步借助多屏幕法和STC算子法发散思维,或者借助金鱼法和小矮人法转换思维,最终实现理想解.
《机械设计基础》是理工科非机械学生的必修课程,内容宽泛,应用面广.但不同专业学生的前修课程不尽相同,对机械工程的认识也参差不齐.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分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这也是教育的本质,大学的基础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分层次教学会逐渐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如果做到真正地分层次,应该让每一位学生来选择自己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