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合并创伤休克的急救护理进展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est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为一种病情复杂且危险的骨折,需要进行及时处理,目前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急救正向标准化,专科化发展,同时优秀护理措施也逐渐运用于临床,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体验。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经皮骶骨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5月以来,共收治此类骨折脱位8例。根据Tile分型,本组病例均为C型骨折。术前常规行股骨髁上骨牵引,牵引重量7㎏-9㎏,待复查X线片和CT显示:骨折脱位完全复位后,方可安排手术。术前常规灌肠,以免影响术中透视效果。
会议
目的:探讨掌背动脉以穿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手指掌背侧及侧方软组织缺损的不同部位,设计以掌背动脉远端穿支为蒂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我院从2010年-2015年选择手指种末节软组织缺损病例做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示指5例,中指8例,环指3例,小指1例。
会议
[目的]自1997年Tomita首次提出后路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TotalEnblocSpondylectomy,TES)的手术技术以来,TES已成为一种标准手术技术用于治疗胸腰椎肿瘤的方法之一。然而TES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脊髓损伤是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为保护脊髓,本研究介绍改良"V"型挡板拉钩在TES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的方法,研究分析正常成人骨盆模型及组配式半骨盆假体不同髋关节旋转中心有限元模型在双脚站立位下应力分布情况,为组配式半骨盆假体置换术中髋臼旋转中心定位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从生物力学角度提供证据.【方法]采集正常成人骨盆三维CT薄层扫描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建立三维骨盆实体模型.
目的:分析系统性评价初发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内旋位固定与外旋位固定疗效的差异.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发表的关于初发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内旋位固定与外旋位固定疗效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关节镜下肩袖全层撕裂单排固定与双排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PubMed、EMBase、Springer、Ovi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并查阅所有检出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以发现灰色文献.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及影像学治疗效果.采用RevMan5.1软
目的 评价急性等容性自体血回输技术对髋关节翻修术的血液保护效果及其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实施髋关节翻修手术患者35例。研究共分为3组,其中采用急性等容性自体血回输技术组15例患者,采用存储式自体血回输技术组10例患者,常规手术对照组10例患者。记录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输血量,术前和术后的血红蛋白值,采用血液保护技术和输
目标:评价前路经皮内镜APECD、MED、可扩张通道治疗颈椎病的微创手术价值、并发症预防、适应症选择和手术技术。方法:从最近2年110例具有典型症状(上肢痛、麻木、无力及下肢行走不稳、躯干束带感等)且影像学证实为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管狭窄的颈椎病中选择25例行颈椎微创手术,其中颈前路经皮内镜手术10例、MED手术8例、可扩张通道手术7例。
目的:近年来关节镜手术已成为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微创手术,大部分骨关节病变都可实施关节镜手术。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术后减轻局部肿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8例行关节镜手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冷敷组和对照组各24例。